热闹的宁夏产区,与遇冷的中国葡萄酒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9-29 09:49:00
25
近日,宁夏银川市政府印发《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计划在2022-2025年期间,基本建成世界知名、国内引领、生态协调、品牌驰名、开放融合的“世界葡萄酒之都”。
这个“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名头属实有点大。虽然近年来宁夏在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不遗余力,各项利好政策接连不断,各种文旅活动如火如荼,但若要冠以“世界葡萄酒之都”,只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现代葡萄酒的发展,从19世纪末欧洲酿酒葡萄的传入算起,至今大约有130多年的历史。截至到今天,我国以土壤地貌、风土气候、主要品种和历史的不同进行划分的葡萄酒产区大约有11个。根据西北农林大学李华教授2019年出版的《中国葡萄酒》数据显示,我国酿酒葡萄总面积为245.09万亩。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包括石嘴山产区、贺兰产区、银川产区、永宁产区、青铜峡产区和红寺堡产区,六个产区从北至南依次排开,产区有近6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宁夏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9℃,昼夜温差能达到10~15℃。对葡萄来说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果皮色素的沉淀和风味物质展现。宁夏产区呈南湿北干的特点,但总体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因此葡萄园出现的病虫害也比较少。
同时,宁夏的自然条件复杂,对其他农作物来说较为贫瘠的土壤,对葡萄来说却非常适合。葡萄栽培地土壤多为灰钙土、风沙土和灌於土,尤其是淡灰钙土掺杂大量的石块,可使葡萄根系深大十多米,有助于果实形成香气。虽然宁夏的自然优势很明显,但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却很晚。我们说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从侵略者的枪炮和传教士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前的7家葡萄酒厂基本奠定了中国葡萄酒产区的大体格局。但宁夏却不在此列,直到1982年,玉泉营农场(永宁产区)建起5775亩的酿酒葡萄基地,此后才开始大面积种植酿酒葡萄,酿造葡萄酒,开启现代化葡萄酒之路,满打满算,到今天也才40年。虽然葡萄酒产业起步晚,但酿酒葡萄品质好,这里因此聚集了国产葡萄酒的很多高端、精品酒庄,如张裕龙谕、迦南美地、贺兰晴雪等等。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世界五大国际葡萄酒比赛之一的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获大金奖3枚、金奖85枚。这也是宁夏敢打出“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底气所在。据了解,近年来,宁夏自治区、银川市正在合力开发建设张骞葡萄郡,在废弃砂坑上进行生态修复,打造世界最大下沉式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里面规划有40多座酒庄,做好“葡萄酒+生态”文章。除了葡萄酒产业,银川市还组织实施漫葡小镇、图兰朵葡萄酒小镇等一批重点葡萄酒文旅项目建设,启动打造全国首个葡萄酒主题民宿“贺兰山宿集”,绘制宁夏首个葡萄酒庄文化休闲旅游电子地图等等。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22年,银川市各酒庄接待游客人数达100万人次。但是,与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热闹相比,是整个中国葡萄酒的断崖式下滑。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总产量达138万千升的高点,随后行业调整期到来,葡萄酒也受到影响,2017年直接腰斩到67.91万千升。但是,渡过了行业调整期的葡萄酒产业并未迎来像白酒一样的回升,历经疫情后,在202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21.4万千升,不足高点的六分之一。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全国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为22.8万千升,比2017年高峰时的55.2万千升下降58.7%。虽然网络上有很多近乎“事后诸葛”式的解读,但至今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来解释中国葡萄酒为何在十年间下滑如此惨烈。彼时,大家对葡萄酒的未来信心满满,认为年轻人不爱喝白酒,爱喝低度酒已经成为共识,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葡萄酒健康的消费必然会崛起。但十年后的今天,白酒消费依然是主流,啤酒第二,葡萄酒和黄酒振兴依然任重道远。以至于有人说:资本市场有个幻觉,葡萄酒和黄酒会凭借健康兴起。
就拿国产葡萄酒的龙头张裕来说,这十年间,张裕的营收下滑35%、利润下滑77%,看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忍直视?但把张裕放到整个葡萄酒行业来看,2022年12家葡萄酒上市公司总营收53.68亿元,其中张裕占比73%;总亏损7.05亿元,其中张裕净利润4.29亿元,8家亏损企业,合计亏损11.6亿元,张裕凭一己之力撑起了行业的半壁江山。所以,回到主题来说,在整个行业下行的时候,宁夏自治区政府敢于亮剑,敢于作为的魄力和精神,多少还是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与信心的。 学习更多红酒知识,关注公众号:安信酒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