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罗中华

8月26日-8月30日在自治区党校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本次培训围绕思想理论、法治责任、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案例交流等5个方面,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危险化学品有关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一防三提升”要求、化工过程安全理念与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典型案例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时间、应急处置与媒体沟通等内容,短暂的一周安全培训,领略安全各级领导、教授及知名安全专家、万化企业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01
学习体会
本次培训,再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作为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负责,又要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负责。分管安全工作的其他领导也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留死角。抓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要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格局。要坚持做到“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层层落实责任,建章立制,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逐级延伸落实,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人员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基础管理的一项长期工作。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亲自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结合标准化要素,责任到部门、责任到岗位,确保各个要素落地、见效,同时要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作业行为、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标准化,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形成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对那些没有真正落实的单位部门,以及在安全工作上不尽职、不尽责的人进行严格考核,以考核促提升。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优先列支
资金投入保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如何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真正落实到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实现本质安全,完全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必须从规划、建设及生产经营全过程通盘考虑。实践证明,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之前,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
(四)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
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大力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增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基础建设,完善培训教育机制。也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掌握,认真贯彻落实。
02
学以致用行动计划
(一)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公司新建项目自控仪表优先选用国际一线知名品牌,保证了测量准确性的同时也确保自控设备的稳定性,通过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应用DCS、SIS等过程控制系统,代替间歇式化工生产过程中进料、配比、反应、放料等岗位的人工操作,实现间歇式化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降低人工失误带来的风险,降低员工密集造成严重事故后果的风险。
(二)强化过程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精细化工企业的产品工艺研发除了关注质量收率外,更应关注其反应风险。质量问题可以再来,但安全事故发生后无法再来。新建项目应扎实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将工艺危害分析整合到产品开发流程中,借助化工院校的专业力量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其中物料、化学反应以及工艺操作中的反应性危害制度相应管控措施,以此为基础开展工艺实验、工艺设计及工业化生产(依据风险信息编制岗位操作法、规程),实现工艺本质安全。
(三)抓好变更管理,管住“变化”实现安全生产。
精细化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相对其他化工企业更容易产生“变化”,而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变化”,是安全生产的极大不稳定因素,必须管住“变化”,使其在企业期望的目标范围内进行“变化”,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企业要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的识别判定、评估、申请、审批、实施投用、验收关闭等的控制要求;完善变更管理流程,抓好变更管理,管控变更风险。重点是要抓好工艺变更管理、设备变更管理。
(四)管好安全生产最大变数“人”。
精细化工企业一线操作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很多连最基本的高中毕业要求都无法满足,不具备基本的化工常识。必须严控“关键岗位员工”进入关,通过招聘新人才、转岗老员工等形式,大力提升基层一线操作员工素质,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五)研究组织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学习研究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定期组织开展对标对表自查自改,组织建立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台账清单,实行闭环管理;能立即整改的,要迅速整改;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要明确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
(六)抓实直接作业环节关键控制点,切实管控风险。
作为企业负责人,及时吸取国内外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检维修及特殊作业是事故频发高发阶段,公司要严格执行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抓实直接作业环节关键控制点,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可控。






微信号|宁东应急
长按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