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
白酒行业积极推动“全球化”策略
2022年1月,工信部发文称,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提出,在酿酒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工艺美术、白酒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轻工产业“走出去”,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建立国际化品牌。
目前酒企的全球化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海外销售情况:虽然一些上市酒企的海外销售业绩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中国白酒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例如,2022年,贵州茅台的海外业务营收虽然已经达到了42.4亿元,但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不到4%。
品牌国际化:一些上市酒企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销售渠道。例如,洋河股份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以“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的绵柔型白酒,并与国际烈酒巨头帝亚吉欧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面临的挑战:尽管上市酒企在全球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例如,白酒与全球各国的文化融合还需要长时间和持续的输出;另外,白酒在海外的市场开拓、政策支持、消费人群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拓展。
白酒“全球化”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市场是白酒行业增长的新赛道
相较于国内白酒市场的存量竞争,国际烈酒市场对于白酒而言,仍处于蓝海状态。但白酒出口目前刚踏入起步阶段,如何站稳国际市场成为白酒行业增长的新赛道,仍是行业值得深入剖析的重要课题。
白酒出口量已基本回归至疫情前水平,且出口额同比2019年增长7.67%。从白酒出口的整体情况来看,在行业中的比重仍处于低位水平。但横向对比葡萄酒、啤酒等发酵酒来看,其价格相对较高。
一线名酒去年的海外市场增幅较大,已超过国内市场增幅,这也让行业看到了白酒出口增长的一个确定性方向。高端白酒品牌在海外市场相对拥有较大优势。其他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均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仍聚焦亚洲文化圈。我国白酒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韩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部分欧美国家(除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外)。
用友助力BIP助力酒企全球化
202年用友启动海外“新产品,新方案,新区域”的全球化2.0战略,并发布了《中国企业全球化数智运营白皮书》。白皮书深入探讨了在“一带一路”和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政策背景下,中企全球化运营所面临的新格局和挑战。中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可总结为四种全球化运营模式:出口贸易、海外营销、海外经营和全球化运营。
用友BIP作为用友历时七年研发打造的全新一代服务企业数智化的主力产品,在全球化能力上,支持多语言、多时区、多格式、多币种、多准则、本地化接入等能力,基于客户业务应用场景,开展区域化、本地化应用预置,依托全球化数据模型,进一步扩大本地化应用落地范围。
在全球合规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上,中企出海GDPR的业务场景与方案涵盖了合规、财务、税务、人才管理、采购、协同办公等多个领域,为规划和建设企业的全球化竞争力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酒企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全球化运营的目标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企业全球化数智运营白皮书》的发布为中企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数智创新指南,通过战略布局、解决方案、最佳实践的结合,为中企全球化数智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引领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