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BOXES 展览(二)| 未来工业——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毕业设计作品邀请展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9-20 14:46:53     44

未来工业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毕业设计作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8月28日—10月9日


艺术设计学系 | 参展作品





艺术设计学系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艺术设计学系以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探索融合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艺术设计学培养模式。关注艺术设计前沿学术理论,强调“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的教学理念,围绕文化、社会创新、数字体验构建教研中心,培养具有艺术素养、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

本届毕业设计作品围绕文化传承、社会创新、可持续循环设计、设计感知、艺术观念与未来、企业文化六大核心主题,体现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生活、材料、工艺等内容的思考。探讨设计作为手段,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的融合应用与创新。



1


《发条星人 CLOCKWORKER》
作者:龙金彩、张俊贤
指导:梁嘉、王时音、秦臻

发条玩具这个让一代人熟悉的符号,曾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市场的发展,不同的毛绒/塑料/智能玩具“入侵”并快速占领市场,从前活泼又简单的发条玩具逐渐被人遗忘。我们想以这有岁月感且气质独特的发条作为出发点,让这具有独特机械美感与形式感的发条玩具与当下玩具市场的主流相结合,将发条玩具焕然一新地带回我们的身边,以此唤起我们属于那个年代,纯粹又快乐的美好记忆。


2


《豆尽一生》
作者:杜明慧、黄允静
指导:秦臻

“豆尽一生”是一个生物材料驱动的大豆渣永续循环设计品牌,通过对废弃大豆渣材料的特性,应用进行创新研究,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该作品希望在产品中融合环保理念,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提高社会环保意识。三个作品分别是大豆蜡笔、儿童益智挖宝玩具及濒危动物,共同点是都是全天然安全无害的产品,结合前期的材料研究技术,使每个产品都有独特的大豆渣生物材料创新。


3


《梦历》
作者:刘琳娜、陈思语
指导:梁嘉、王时音、秦臻

《梦历》是一个基于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线上线下结合的项目,旨在为人们提供与梦境有关的艺术疗愈和香薰产品体验。梦境不仅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重要的灵感来源,更频繁的运用在艺术疗愈中。通过探索梦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梦历》提供一个用于记录梦境的日历APP,我们归纳出了12种最常见的梦境类型,并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一一对应,在软件中你可以记录自己的梦境,创作与分享自己的梦境。同时我们基于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创作了12种香薰,搭配可以安抚梦境对应情绪的调香,达到疗愈效果。通过梦境可视化,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你做不同类型的梦的频率,从而了解梦想告诉你什么。


4


《峦茗》
作者:卓沁澜
指导:崔淼、丁敏

为了让用户能够在全新独特的角度体验宋代点茶文化,通过具有宋代特征+现代简约风格的茶饮器物和还原宋代点茶场景氛围的体验设计,使用户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宋代点茶文化,并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之处。从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这五感出发,利用点茶流程体验、茶食体验、茶文化体验、宋代文化内容体验的方式,使用户在古代与现代结合的方式下重新了解宋代特色点茶文化。


5


《猫用品艺术衍生设计FitFactor》
作者:王忠昊、彭颖慧、李宏宇
指导:梁嘉、王时音、秦臻

品牌致力于让艺术融入养猫日常,给人们的养猫生活带来更多艺术感和趣味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养猫生活中,感受养猫的乐趣。我们的灵感来源于那些知名的艺术家与他们小猫的日常,让小猫带领我们了解这些艺术家内心柔软的、细腻的部分。


6


《十五分钟商店》
作者:陈嘉灿
指导:王时音、梁嘉、秦臻

十五分钟商店是一个基于数字藏品的艺术衍生品孵化平台。通过数字藏品,创作者可以快速地为项目筹集资金,并通过将项目权益赋予收藏者,与收藏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十五分钟商店,建立新的品牌,新的组织架构。对于收藏者来说,通过持有数字藏品,可以参与项目的运营,获取项目相关的收益。
WORKAHOLIC是一个基于十五分钟商店推出的数字藏品系列。通过对职场文化的进一步抽象,提取当中能够引起人共鸣的地方,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7


《ZIAH智能工夫茶具 Intelligent set of Chaozhou Tea》
作者:郑晓萍
指导:王柳庄、李健

以年轻人的轻社交场景为目标,提取潮汕工夫茶冲泡流程中的关键内容,采用体感、影音反馈等智能交互技术将其呈现在智能化茶具中,在传统饮茶方式中创造新的体验,从而使传统潮汕工夫茶和茶文化更好地与年轻人的生活相连接。


8



《广式早茶露营产品Canton Style Camping Products》
作者:林晓慧
指导:王柳庄、李健

伴随露营风潮的兴起,露营产品的多样化、风格化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一盅两件”为代表的广府早茶生活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体现。把传统饮食方式置于露营场景中,根据其内容和特征设计新的产品,一方面,让露营产品与地方文化、地方美学相结合,拓展露营产品设计的新思路,另一方面,为传统饮食寻找新的场景和发展空间,提升地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9




《痕迹》
作者:屈诺斯
指导:张剑

随着感知的认知方式,基于使用者的知觉与经验视角探索,以“痕迹”为主题进行五个不同表意方向的“刺激完形”和“经验完形”的生活产品设计思考与创作。


10





《抚 SOOTHE》
作者:沈安琪
指导:梁嘉、王时音、秦臻

将女性视角下的妊娠感知体验经历重塑为以使用者为导向的产品, 通过轻抚「妊娠纹 · 皂」 时的行为感知,创造身体和情感上的连接, 从而引发对于女性、妊娠的重新审视与反思。


11




《嗡嗡作响装置设计》
作者:易文君
指导:庄嘉菁、胡好

在学科融合、艺术跨界的发展背景中,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热题中,本设计研究和实践以“蜂世界”中的有机系统与生产关系作为类比,探索企业和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流程、团队协作结构,受蜂群、蜂巢等蜂概念的启发,拟态生物结构、转译设计语言,制作特定的“三角叉结构”作为基础单元,利用参数化工具拓展形态,根据蜂飞行、舞蹈、聚集、附着等规律而成型的参数化演算逻辑,进行《嗡嗡作响》系列艺术装置设计。


12




《无限藤艺术家具》
作者:石珂源
指导:庄嘉菁、胡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迈入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得多元而丰富,回归自然、亲近户外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催生户外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户外家具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产品种类与数量的需求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产品企业大规模生产模式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的问题。本项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可持续设计理念与方法,对亚帝户外家具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PE藤余料进行研究与实验。通过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的活动策划,探索余料升级再利用的系统方法,产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余料模块化组合系统,并创新应用于艺术家具产品设计中,输出一系列虚实结合的作品。



染织艺术设计系 | 参展作品





染织艺术设计系

Department of Dyeing & Weaving 

Art Design

2023年染织艺术设计系毕业展分为四个主题:重塑图案、非常织物、再读纤维、综合媒介。设计主题涉及爱国教育、文化遗产,校园生活,技术科技等。本届毕业生共展示作品52件,作品不但呈现织造、印染、毡艺、绗缝、钩针等专业技法,也设计跨界新技术新材料,展现毕业生四年学习专业基本功的同时也体现同学们对未来染织艺术设计的思考。



1



作品名称:《纤维小镇 Fiber Town》
作者:黄旖倩
指导:何文才、吴越齐

本次创作是围绕纤维艺术为主题将纤维艺术工艺与定格动画相结合,以童趣可爱的设计风格为主调。使用了羊毛毡、钩针、扭扭棒、皮具等各种纤维材料对场景进行设计与制作,用更轻松可爱的风格化定格动画向大众传播纤维艺术材料的魅力。


2




《菱·影》
作者:林丽涓
指导:林绮芬

作品《菱•影》是以传统香几面的菱花形制为创意来源,将其造型和表面纹理与自然水波纹理相结合的 3D 打印花器。根据 PETG 材料高光泽的物理特性,以及其应用在 3D 打印中展现的清透性,来表现水波粼粼的视觉效果。系列花器以丰富多彩的糖果色为主调,外型根据菱花形面延展而成,造型镜像似水中倒影,整体高低错落有致。


3




《“SANG”班族》
作者:温佩聪
指导:余月强

数字化时代下,社会环境剧变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竞争更加激烈,于是人们通过“丧”的方式缓冲情绪排解压力。而受影响群体主要为青年,大部分“丧”的原因来源于工作,同时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办公成为常态,办公形态的变化影响着身体健康状态,形成了特有的“职业病”。结合上班族群体心理与身体亚健康状态的总结与表现作IP设计,通过生动形象的IP设计,对“丧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客观正确地看待“丧文化”。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 参展作品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Fashion and Brand Innovation 

Design Center

工业设计学院 2023届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毕业作品以五大主题进行设计与演绎。包括“时尚科技”、“自然共生”、“传统文化”、“解构重构”和“多彩时光”。58名毕业生101件设计作品,根据各自不同的关注点选取题材创作。结合新科技手法,运用智能感应装置和光纤信号传递与服装结合,探索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与公生。从中国文化角度入手,诠释传统服饰与现代的融合。也有虚拟服装设计创作作品,呈现未来虚拟时尚的新趋势。种种创作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时尚创新表达。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毕业作品服装秀以“献礼校庆70周年——《丹青引》跨媒体光影时装秀暨2023年毕业季开幕式”活动最终呈现。



1




《我 Me》
作者:林灏
指导:黄凯茜、葛芳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创伤性联结的抽象意象融入珠宝设计中,以实现个人情感思辨的表达。情感珠宝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提升了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情感价值的选择。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创伤性联结”的问题,我希望通过珠宝设计的方式,让这些人们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进而达到艺术疗愈的效果。


2





《丹青引》跨媒体光影时装秀
作者:23届服装设计系全体学生



正在展出





  

盒子美术馆  

盒子美术馆是由广东顺德华侨城全资建设,委托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策划组运营管理的非营利公益性机构。盒子美术馆由范勃担任馆长,周力担任艺术总监,刘可担任执行馆长,正式开馆日期为2017年9月28日。美术馆坐落在顺德区顺峰山公园内,包括四个标准的室内展厅和室外公共展览空间。美术馆致力于整合地区及国际资源,呈现出国际化高水准的艺术样态;并依托美术学院研究与教学平台、顺德当地的传统特点和现代化发展,将艺术展示、公共交流和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促进本土的、社会的、国际的艺术实践与文化产生。

Boxes Art Museum

Boxes Art Museum is built and financed by the OCT Group, a non-profit public organization operated and managed by the Curatorial Group of the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at 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OCT Boxes Art Museum has invited Fan Bo to serve as Museum Director, Zhou Li to serve as Artistic Director, and Liu Ke to serve as Executive Museum Director. Boxes Art Museum’s official opening was on September 28, 2017. It is located in the Shunfeng Mountain Park in Guangzhou’s Shunde District, and consists of four standard exhibition halls and outdoor public exhibition spaces. The museum strives to integrat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in manifesting 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highest caliber, and draws resources from 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as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latform. Boxes Art Museum combines Shunde’s local strengths with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uniting art exhibitions, public discourse and local culture in fostering new directions for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rt practices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地址 /Address

佛山市顺德区顺峰山公园(南门),盒子美术馆
Boxes Art Museum, Shunfeng Mountain Park,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
10:00-18:00 (周二至周五)
10:00-20:00 (周末)
10:00-18:00 (Tuesday to Friday) 
10:00-20:00 (Weekend)



3D展厅 / https://www.artvrpro.com/1512629135720992
Email / 电子邮箱 boxartmuseum@163.com
Website / 官网 http://www.boxesart.com
Instagram / boxesartmuseum
TEL / 电话 0757-22916960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