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都市东部新区绛溪河畔,有这样一片得天独厚的区域,南接绛溪南核心区、北邻未来科技城,西望龙泉山、三岔湖,东邻天府机场,风光优美、山清水秀,有层林掩映、清流潺潺、砂岩堆叠、银瀑飞溅,对久居城市的人而言是难得的享受自然、荡涤心灵的宝地,将在2024年迎来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
△ 世园会园区中的瀑布酒店
瀑布酒店项目是世园会园区内的核心建筑,地处绛溪河畔,与摩诃池瀑布隔河对望,旨在为参观园区的人提供可居可游、更加沉浸式体验园区自然美景的居所。因此,设计以园区独特的红砂岩、瀑布为设计灵感,用自然的形与色塑造建筑,打造“三石三瀑”的自然居所,充分利用地形高差打破常规,将酒店功能分区设计为下沉式,在酒店每一层都对应不同层级的瀑布景观,越往下,瀑布的视觉冲击越强。创造身居岩中、眼观瀑布、耳听流水的美妙居住体验,真正使得人、建筑、自然融为一体,追溯古人枕流漱石的情操。
△ “三石三瀑”整体策略
01
初见·观瀑
通过进入园区的蜿蜒路径,穿过充满野趣的芦苇丛,初见瀑布酒店,可看到建筑如红色岩石般的体量匍匐在大地上,全日餐部分如同“飞石”悬浮其上,并无突兀的高大形体。这是因为场地与水体之间有10米左右的自然高差,设计方案顺应地势,将主体的客房部分下沉处理,将建筑体量消解在用地与水面之间,与瀑布形成对景,建筑形体就地势层层跌落,使客房体验与水体、山林等自然环境具有更加亲切的尺度关系。
△ 初见建筑如同“红石”匍匐和“飞石”悬浮
踱步至酒店门前,眼观红色的建筑形态,用手触摸到红砂岩般质感的建筑外立面,耳边则隐约听到瀑布的清脆水声,却不见瀑布的景色,怀着期待与好奇,循着水声进入大堂空间,穿过大堂休息区的室内水景观,透过晶莹的玻璃幕墙,豁然开朗,摩诃池瀑布映入眼帘,心中的疑惑在此释然。大堂的玻璃体量为“三石三瀑”中的“瀑布”之一,以晶莹的玻璃幕墙和简洁轻巧的结构体系塑造建筑化的“瀑布”,与真实的瀑布隔水对话。到了夜晚,玻璃大堂被灯光打亮,如同晶莹剔透的水晶瀑布般夺目,成为酒店乃至园区令人印象深刻的夜景体验,也在时间上与自然的瀑布对话。
△ 循着水声进入大堂
△ 玻璃“瀑布”与自然瀑布对话
△ 取意于瀑布的大堂在夜晚被照亮
02
沉浸·岩居
通过大堂的竖向交通,住客可前往客房居住,亦或来到滨水景观亲密接触水景,近距离观赏瀑布,以及回望如红砂岩伫立般的建筑形象。由于采用了下沉式的“融景”设计策略,客房与水面、瀑布的距离被拉近,创造被自然环境环抱的居住感受,客房开间尺寸为5米,每间客房都带有瀑布景观和私家庭院,床朝向瀑布布置,随时随地都可观赏瀑布景观,躺在床上亦可观赏银瀑飞溅,跨出客房就是壮美的瀑布,抬头仰望就是辽阔的星空。
△ 下沉策略“融景”回应环境
△ 在客房内观赏瀑布
△ 建筑立面肌理取意红砂岩
△ 红色岩石般生长的建筑形象
03
亲水·宴会
宴会部分位于客房的东侧,朝向瀑布和水面一侧有游泳池、开放的观景平台、室外景观,最大化地利用瀑布美景,以泳池、人工景观、自然水体营造在视觉上连续的亲水体验,令人如同置身湖中。
泳池有室内室外两部分,通过可打开的水闸可从室内直接游到室外,又可看到水景和自然水体连成一片。还有”三瀑”中的人工的瀑布水景在此设置,与自然的瀑布对话,人们在宴会厅前游览,可以听到多方位的潺潺水声,瀑布景色有远有近,层次丰富,从声到色,水的体验在此达到了极致。









每天学建筑设计
技法、教程、赏析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每天学建筑设计
技法、教程、赏析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