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个专业全国收售积压库存的平台,他们有着十几年的从业经验,这里都是临期货源的顶级源头,长期收售,不限品牌,产品每天随时更新,帮你解决库存烦恼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优惠产品,让我们在不大量压货的同时可以赚更多.

周期股的特性是其相关产业都经历过“供给短缺、产能扩张、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产能淘汰”周期循环。
自从价投之风兴起,大多数价投和他们的粉丝们或多或少都会对周期股避而远之,我原来也是如此。
有一说一,市场呆久了,分析的、操作的标的多了,至今为止我已经不大能准确地分清楚,哪些是周期股。因为,随着研究标的的增加,马里克发现,万物皆周期。
大家是不是觉得消费股,医药股就不是周期股了吗?马里克认识的很多朋友,都是把这两个板块与周期股区分开来,泾渭分明。遇到认知分歧时,我很少与他们辩驳,我仅是默默持有保留意见,因为,认知一旦固定,短期是很难被说服的。
马里克认为消费股其实也有较强的周期。
比如,目前被夹头奉为标杆的白酒股,怎么就没有周期呢?
第一个周期,是生产与销售的周期性;
第二个周期,是消费者消费的周期性。
咱们先说白酒的生产与销售的周期性。由于国内的白酒销售,以厂家生产完之后,卖到经销商手上,然后经销商再卖给消费者这么个模式。
那么,周期体现在经销商库存上面。举个例子更直观些,洋河股份正好就是疫情之前清经销商库存的,假设没有疫情,洋河的推演就是:酒厂有生产,开始先留着做库存,变老酒,然后经销商的库存逐步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销商库存降低到一定程度,动销却还在正常走,这个时候洋河酒厂的库存就可以开始释放出来了。
以上这个过程没实地调过研的朋友可能不熟悉,但这一过程会体现在洋河季度财报栏里面,反应的就会是存货增加,销量不变,甚至减少。可是,市场老油子们一看就知道,将来能够放量出来,就会出现周期的低点,白酒厂家周期的低点——库存大,财报不漂亮。
大家注意哦,这时候往往是好的买点。有心的朋友可以翻翻洋河走势图,也是那个时候,洋河在100块左右股价上下波动。
然而这个过程中,与白酒厂家相反的,就是经销商们的财报便会很好看,因为,其原来的库存在动销,钱进到口袋,而又不需要囤货,压资金,资产负债表变得强劲。
这不就是明显的白酒厂家与经销商的周期么?只不过白酒股周期会长一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有人反驳,用茅台芸芸,其实茅台也是一样的,但是参与者多了一个,就是消费者囤酒的环节。茅台由于稀缺性、金融属性等,只是让这个周期在价格稳定的时候,显得特别长。
医药医疗也是一个挺周期性的行业,其周期性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政策引导。
大家想想人病了、老了之后吃药的量,也是有限的,不是拿计算器直接计算那么精确的。当然,医药医疗和消费股一样还是好过很多其他赛道的,毕竟我们人口基数大,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中。 不过,这几年的集采,把整个医药医疗的周期逻辑都打破了。
所以在马里克看来,市场每一个行业只有长周期与短周期,强周期与弱周期之分,大家都是周期股。与其去思考哪些是周期股,哪些不是周期股。还不如去思考每个想研究的行业,其产业周期性呈现一种什么状态!
扯多了,回到主题。入市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马里克发现,周期股里面也有金矿可以挖,例如化工板块。
当下市场对化工板块的认知在悄悄发生改变,大家研究化工企业不能再只套用“紧缺+供需错配”投资逻辑,还要抓住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投资逻辑。下面咱们具体分析下两个投资逻辑:
关于化工企业“紧缺+供需错配”的投资逻辑,我们发现化工行业各细分领域,都会存在一些这样的机会,从表面上看,都很类似,但是深入分析,又会发现各个细分领域其实又有很大差别!简单说一下我了解的几个细分领域:
1)锂化工细分领域,由于锂矿的紧缺,导致碳酸锂价格一路上涨,直到当下碳酸锂的历史高位价格还未落定,而且有些锂化工企业的毛利率干到70%左右,可以比肩白酒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2)今年的牛股濮阳慧成属于酸酐衍生物行业,它的投资机会来源于风电新能源的新增需求,导致短期的供需错配!
3)制冷剂(氟化工)行业的上涨逻辑不是通常我们所知的供需错配(需求快速增长,而产能供给短期跟不而导致),而是供给端持续的削减即因为配额制管理政策,导致获得配额大的企业受益最大;因为产量供给削减政策,导致供给越来越少,但是需求并没有减少,所以涨价成为了大概率确定性的事情!拿到配额的企业,将受益后面将近10年的发展。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正在经历“双碳政策下的严监管、供给侧改革产能淘汰、行业逐步往龙头集中构建一体化效率、低端化工往高端化工的转型,新能源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这也带给了很多化工企业新的投资逻辑:“转型+升级”!
转型往哪里转?新能源方向!
例如:今年涨幅很大的丰元,从一家做草酸的公司,转型成为一家新能源正极材料的公司,转型非常成功,市场也直接表现在股价上!
更明显就是去年的磷化工企业,如果没有往新能源方面转型,形成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可能性,他们不会受到市场这样的认可。
升级往哪里升?高端精细化方向,实现高端化工品的国产替代!例如:兴发集团、万华化学等对高端精细化产品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也在不断收获果实。
所以建议大家研究股票时,不能见到化工股就以为它是周期股而避而远之,化工股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逻辑也在拓宽,部分化工企业的成长性也能让企业迎来像白酒板块一样的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