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9月17日,“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将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届时,“第三届古籍保护技术与装备展示区”将集中展示近些年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
此次古籍保护技术与装备展示活动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组织,共有来自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38家企业参展。特点有三:一是从报名参展的数量看,较以往涨幅明显,折射出这项工作受到社会关注的提升和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古籍保护工作的积极状态;二是种类多样,辐射面广,专利技术多,覆盖古籍修复、出版印制、数字化、数据库系统、修复设备、虫霉防治、脱酸技术等领域,有不少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如恒温恒湿低氧库房,全自动、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器,古籍数据资源发布平台,古籍全文文本切分技术,生僻汉字输入技术、古籍修复适配光源特别设计等;三是有些近年来急剧上升的技术需求,如数字化技术和服务输出、脱酸技术、传感技术应用、文化创意等都有涉猎,旨在打开思路,宣传前沿技术。但还是存在不少遗憾,如缺少古籍保护文化传播、国产化检测设备设施品牌单位的参与等。
除展览展示外,为推动古籍保护技术发展和应用,鼓励行业内强强联手,协同发展,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将于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期间,举办《藏品虫霉防治指引》新书发布活动。虫霉防治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专家刘家真、郭晓光编著的《藏品虫霉防治指引》一书,是长期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的成果。该书从虫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入手,结合我国古籍管理工作实际,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总结并拓展了藏品虫霉防治的工作思路和技术创新,不仅为业界打开了解决问题之门,也是古籍保护产学研一体化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各企业单位也分别组织了一些精彩的展览展示与研讨交流活动,以期助力古籍保护装备与技术的成果共享。
据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在中国图书馆展览会期间举办古籍保护技术与装备展示区活动,已经是第三届了,前两届分别于2016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安徽铜陵)、2018中国图书馆展览会(河北廊坊)期间举办,搭建了古籍保护技术研究、交流、展示、创新的行业平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科学普及、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人才培养,活化利用和交流合作,同时实现“为用户找产品,为产品找用户”互动双赢目的。
近年来,古籍保护新技术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像古籍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研究、AI技术的应用研究、智慧图书馆、智慧+建设等许多都列入文化和旅游部课题和研究项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保护的定级、标准规范也列入了重要工作议程,还有文化与旅游工作的投入体系和社会参与研究,已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各方的关切。此次参加古籍保护技术与装备展示活动的单位在这些方面有过不少研究和实践。此次活动也将成为协会围绕和响应文旅部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具体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