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们的印象中,
沙漠意味着干旱、荒芜、
孤寂、没有生机......
但巴彦淖尔通过统筹推进
荒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发展,
让沉寂的沙漠有了新的生机。
巴彦淖尔共有沙化土地
总面积3154.53万亩,
主要分布在
乌兰布和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
苏集沙地及套内零星沙丘。
“十四五”以来,
我市防沙治沙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完成治理102.39万亩,
占 “十四五”200万亩治理任务的51.2%。
磴口县、乌拉特后旗成为
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将沙漠变成致富“宝地”。
全市产业治沙面积近90万亩,
形成了肉苁蓉、酿酒葡萄、
肉苁蓉产业方面,
以王爷地等企业为龙头,
稳步推进梭梭林接种肉苁蓉,

引进诺民等葡萄产业企业6家,
建成年产500吨有机高端葡萄酒庄1座,
引进赤霞珠等酿酒葡萄品种18个,

乌兰布和沙区种植中草药企业
有金丰、王爷地等40余家,
主要种植甘草、锁阳、黄芪、黑枸杞等,
其中连翘、牛蒡、防风、
桔梗等中药材

光伏治沙产业方面,
国电投、国龙、易事特、大唐四家企业
采取“光伏+”治理模式
(利用光伏板下、板间和防护带
种植柠条、梭梭、四翅滨藜、甘草等植物),

2022年,
全市沙产业产值约2亿元,
下一步巴彦淖尔将推动沙产业加快发展,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要求,
采取“光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推进光伏治沙产业,
助力全市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
在乌兰布和大力发展肉苁蓉接种、
有机牧草种植、有机奶牛养殖、
形成规模优势、集聚效应。
来源:河套微传媒
编辑:莫其德
二审:崔 洋
三审:任玉明

更多精彩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