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YACTC
“世界上每七个苹果就有一个产自陕西,全球每三杯苹果汁就有一杯来自陕西。”陕西省纵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大气候带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秦岭横贯东西,和合南北。优越的自然条件、多样化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品种资源,使陕西省成为优质水果生产的天择之地。特别是陕西渭北黄土高原,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七项气象指标,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目前,陕西省已是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国家级苹果大数据中心均落户陕西。苹果已成为陕西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成为全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陕西果业也加速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苹果产业的关键词,机械化种植、鲜果保鲜贮藏、精深加工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大数据驱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在陕西苹果的发展中,当地政府提出打造千亿级苹果产业,由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转变。而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重塑苹果全产业链,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便成为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基于全产业链,深化苹果大数据在苹果生产、加工、贸易、市场流通、消费等产业环节的应用,可以对苹果的种植进行精准化的指导和过程管理,提高种植质量,降低种植风险,实现节本增收。
运用苹果大数据,还可以整体提升陕西苹果的品牌价值。通过应用大数据平台为陕西苹果进行认证、品质分级、苹果溯源、口碑评价,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品牌认证的数据可信问题,对于违反规则的假冒品牌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其筛选出来加入黑名单,让大数据服务苹果品牌,成为陕西苹果的新名片,快速提升品牌价值。
此外,苹果大数据能够对产量和价格进行预测,服务苹果的生产经营主体,帮助果农标准化种植、脱贫、致富。同时还能很好地服务地方政府,通过大数据的可视化“指挥舱”,对苹果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决策,通过大数据平台掌握全局,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智能决策。
构建产业链,打造数字工厂、全力推进数字果业发展
在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洛川县近几年全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果业经济体系,努力打造千亿级苹果品牌。
洛川县通过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让每一颗洛川苹果都“内外兼修”,每一颗苹果都有“身份证”,做到产品高效溯源;鲜果贮藏能力达68.7万吨,是延安乃至陕西省的苹果贮藏集散地;在分选环节,为果品企业配置了36条高端智能选果线,每小时选果能力达240吨,不断夯实苹果品质,为品牌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县的苹果企业还引进了全新4.0数字化苹果分选线,可以对每个苹果做“CT”,能识别并测算苹果的疤点、光泽度、甜酸含量等,由自动称重感应系统智能分级,确保每一个苹果外观和口感都达到高品质。
在品牌打造上,洛川一直致力于“洛川苹果”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及内容输出。从2020年9月开始,在洛川县及各方的努力下,抖音“#洛川苹果”话题播放量截至目前已超过4亿次。在这样一个日活跃用户超6亿的平台,宣传“洛川苹果”,不仅让全国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洛川苹果,也较好的宣传了洛川。
在种植技术上,洛川县大力推广黄土高原旱作节水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加强对已建成的矮化密植果园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共建成矮化密植果园14.6万亩10.6万亩,果园搭建防雹网,苹果质量、效益得到了保障。
苹果矮化密植是当今世界苹果发展的方向,利用矮化砧木进行密植栽培出来的果树,树形矮小,更便于管理,而且还有着结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果实品质及耐贮性好等的优势。
数字农业仓配体系启用,破解“一公里”难题
2020年,阿里巴巴在西安的数字化产地仓投入使用。当年,有3780万斤农产品集结入仓。这些农产品在90秒内完成分选并进入准派送状态——这个效率比传统仓提高了10倍。在产地仓之前,菜鸟网络早在2018年启用了西安智慧物流中心,让农产品在西北地区的配送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
产地仓和物流中心,都以西安为中枢,构成一张农产品上行的数字化仓配体系,辐射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其中,产地仓解决的是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难题,物流中心则畅通农产品进社区和城市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西安产地仓的投入使用,意味着西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数字化仓配体系全面运转。
产地仓模式下,阿里直接进村收农货,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优价;日吞吐量超行业平均水平3倍,意味着能多收农货,农民多赚钱;快速分选的能力,意味着农产品等待配送的时间缩短、损耗变小、销量提高、品质提升。
“果园托管”,托起陕西苹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陕西苹果的生产经营中,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生产中一些问题随之凸显,导致生产标准很难达到统一,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为此陕西渭南、白水等地开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果园托管模式。
企业在实施果园托管模式后,针对不同的果农制定了不同的托管模式,有的半托,有的全托,有的反托,还有产品入股等。
为了进一步保证苹果品质,有的企业还组建了土肥测配室、农残检测室,邀请县园艺站果业技术人员长期入驻公司,现场指导,组建技术机械培训队,提高果园机械化水平,实现了农资直供,保证了农资的质量、价格、环保,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
企业和果农之间还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即生产管理标准化、采前检测无残化、现代仓储智能化、冷链运输全程化、对标销售精准化、售后保证追溯化,力争每一个苹果都使消费者满意。
通过果园托管,统一技术指导、机械作业,实现集中连片果园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帮助果农尤其是贫困果农在生产上实现降本提效、在产量和产值上均实现大丰收。
下一步,陕西省将运用大数据通过“互联网+”催生新业态、新经济,如会展、科技研发、供应链金融、农业旅游、数据体验、苹果动漫等,增加苹果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开展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遥感技术、智能机械制造等集成应用示范,打造苹果产业数字经济试验区。建立国家级苹果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开放共享苹果产业大数据资源,创设各项扶持政策,吸附各类市场主体围绕苹果产业链自主创新,孵化形成一批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企业集群,提升苹果产业的综合效益,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一条农资
YACTC

微信号|yactc-cn
官网|www.yac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