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重要研判!3D打印设备行业应用及市场分析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31 08:24:55     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3D打印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3D打印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建筑、汽车等领域,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全球3D打印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亚洲国家和地区后起追赶的发展态势。美国率先将3D打印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欧盟及成员国注重发展金属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俄罗斯凭借在激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激光3D打印技术研究和应用。

目前,中国已有10余家金属3D打印企业,相比之下,非金属3D打印企业则有100多家。由于国际化的研发人才严重短缺,投资严重不足,中国在金属3D打印产业上与国外的差距正越拉越大。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3-2028年3D打印设备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显示:

3D打印行业正在发展并且可以取得更高的成果,尤其是人们已经看到了3D打印在一些领域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报告侧重于增长的驱动因素,强调了政府和公共当局当前的重要作用。

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工业类别的3D打印机的出货台数略微增长2%,其中,金属3D打印机的出货台数增长4%,工业级塑料3D打印机的出货台数下降2%。由于需求和供应链问题的共同影响,专业级、个人级和业余爱好DIY组件的出货台数比2022年下降了7%、11%和 3%。因此,有关3D打印行业呈现增长的报告更多地与销售收入相关,而不是与销售台数相关。

2021年,工业3D打印机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桌面解决方案似乎在未来几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个人似乎将更多地倾向于直接在家中使用的3D打印机。大学、研究中心和学校也将成为主要的增长驱动力。未来五年因金属材料在3D打印领域中的使用将有效推动行业的发展。

3D打印设备行业领域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产业规模已达100亿元,增速略微放缓至25%左右,但仍高于全球4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中国3D打印产业维持25%以上增速,3D打印设备行业整体规模有望达到18.3亿美元。

类比传统的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具备定制化、低损耗、精密制造等优势。传统减材制造工艺指通过设备对原材料进行车、铣、刨、钻等加工流程。相比传统减材制造,3D打印在设计过程中可实现定制化非标生产,生产中不需要提前准备模具,且废料相比传统制造有所减少。

随着3D打印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3D打印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建筑、汽车等领域,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的成功研制,不仅推进了3D打印医疗器械、人工组织器官的临床转化进程,也为3D打印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企业扩大3D打印的规模,他们将越来越依赖自动化。但扩张的潜力受到后处理的限制,尤其是在当前后处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通过简单地增加人员来扩大规模会导致成本和不确定性增加,并且不能保证可靠性。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动化后处理。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137.8亿美元,预计2021年至2028年将以21.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全球2020年出货量210万台3D打印机,到2028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530万台。3D打印 (3DP) 的研发以及各个垂直行业(尤其是医疗保健、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对原型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预计将推动3D打印材料市场增长。

此外, 3D打印教育深入推广将会推动创客运动的兴起,家庭打印机、小型3D打印店更加普及,人们将能够制造自己设计的产品。未来,随着3D打印机、材料和后处理技术的发展,3D打印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未来十年,全球3D打印产业将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而中国在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的过程中,产业持续增长,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时期。在航空航天、汽车、航海、核工业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对金属3D打印的需求旺盛,应用端呈现快速扩展趋势。

想了解更多最新信息,请持续关注[3D打印方舟]。

欢迎转发、点赞;每周五,粉丝福利开奖时间

微信改了推送机制,大家一定记得关注后,点击右上角... 加星标哦,第一时间接收最新内容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