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烟、半座城
“芙蓉王”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单品牌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国一类烟产销量第一。
是短板、也是常德的基本盘
“一支烟”让常德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要过上富裕生活,光靠烟始终会跛脚,还得找其他路子,于是乎,众人将视线聚焦到了还有点底子的装备制造业。
太阳山南麓有一古泉,四时不涸,名通天灌,其水流成溪,故名灌溪。
灌溪镇
又被誉为“中国吊车第一镇”
1964年,三线建设拉开序幕,上海工程机械厂出征三线城市常德,将工厂从上海黄浦江畔迁往湘西门户一一常德沅水北岸灌溪镇樟树湾,由此得名浦沅工程机械厂
以上海内迁的科技精英、能工巧匠和沪湘两地共和国长子一一“老三届”为主体的4000职工就此拥有一个水乳交融、骨肉相连的共同名讳一一浦沅人。
岁月更迭,初心不变。
2003年,中联重科、浦沅集团重组,当年的浦沅工程机械厂生产基地已经蜕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塔机生产基地——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的黄浦江与常德沅江结下的这颗装备制造业种子,在常德高新区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形成了目前以中联重科为基础的常德装备制作产业链。
1985年灌溪镇党委、政府与浦沅工程机械总厂联合,办起第一家合资企业——常德武陵结构厂。
2008年,在鼎城区委区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下,中联重科进驻灌溪,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步伐,“灌溪工业园”正式成立,获得了“中国吊车第一镇”的荣誉称号。
中联产业集群的进入,加速了对各类钢材的需求,湖南中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岳俊峰,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与中联重科、园区一拍即合。
湖南中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中钢)始创于2001年,销售网络遍及全国,是典型优质、标杆型钢贸企业。
深耕钢贸行业近20年,中钢的业务定位一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变化,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中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从03年的中厚板钢板超市定位,到08年提出“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中钢的发展践行了“紧跟客户需求而不断调整完善经营理念和产品定位”的客户服务理念。
武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由湖南中钢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以生产制作各类机械和钢结构件的现代化企业。
武陵机械工人作业
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12000万元,占地面积130亩,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为中联重科战略合作伙伴。
武陵机械刚成立的时候,灌溪工业园周围都还是一片荒地。
这些年,园区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也一步一个脚步发展壮大。
武陵机械厂区
2008年武陵机械只有1个厂房、1条人工生产线, 100多名员工,月工资2000元到5000元不等。
到目前技能水平较高的电焊工、冷作工、折弯工和技能普工,这一类工资高的一线工人,部分年收入有22万元左右,超过不少办公室工作的白领。
武陵机械工人作业
现在企业有400多名工人,有3条环卫生产线、2条车架生产线、1条钩臂生产线。生产线上分布着等离子切割机、数控火焰切割机等大中型设备530多台套,拥有 7 个发明专利, 31个实用新型专利。
武陵机械产品
武陵机械是中联重科130 吨以下中小吨位起重机车架以及盈峰环境——环卫系列产品(各种型号的清扫车、餐厨车、垃圾车、拉臂钩等)全国最大规模配套商拥有年产10000台套的生产能力。”
武陵机械中联配套起动机车桥
拥有等离子切割机、数控火焰切割机、校平、折弯、机械加工、压力机、钻床、冷作焊接、检验、测量和试验等大中型设备530多台套。
2019年武陵机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小巨人企业”。
常德高新区航拍
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
产业发展,始终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完备的服务链条。
布局链群培育,着重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武陵机械就是依托中联这个基本盘,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了产业链上常德高质量发展企业代表。
随着常德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内循环”逐步实现,企业成本也在降低,
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持续促进产业链聚沙成塔,
完善常德经济发展闭环。
完
采访花絮
采访花絮
采访花絮
▍图文来源:常德维度原创,部分图来源
▍本期采写团成员:
常德土著(毛跃峰)、烟云晚风(沈文峰)
常德维度(方健)、倍乐爷(王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