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课至少2小时,每天坚持都要听课,保持学习状态;
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脑海中要有一个大框架,掌控学习进度和程度,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有弹性,随时调整。
技能不过,没有笔试机会。所以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技能必须先通过。技能考试分三站,第一站是病案分析(40分),第二站是中医操作(35分),第三站是西医操作(25分)。对于我们中西医专业的同学来说,西医比较薄弱,我们只要拿下第一站和第二站就可以过关,所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站和第二站。

第一站:判断疾病病名和病机很重要,只有这个对了,后面的治法和方药才可能对。内外妇儿的病名是固定下来的,在复习的时候要抓住每个病的诊断特征快速诊断疾病,同时要写一下病名,因为这一站考试是笔试,很多人在真正写的时候不是写错字就是病名写不全。
第二站:病史采集有模板,背诵模板,按照模板采集病史基本不会丢分;中医的四诊也是必考,这块内容是记忆内容,背诵就可以把分拿下;针灸和穴位是操作加口述,学习的时候需要在自己或者模特身上找穴位练习,并说出关键的词加以描述。
第三站:其实这部分内容不难,容易学习,容易记忆,千万不要放弃这部分内容。我每天平均学习一个体格检查和一个西医操作,然后尽量实物模拟操作,如果没有条件实操,就脑海里过一遍。西医临床答辩5分,这部分分值少且内容范围广,我建议放弃。
8月下旬要笔试,由于我的备考时间严重不够,我只能复习分值高的科目。比如第三单元,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150分,我就多看几遍,第四单元的内,外,妇,儿各占50分,我就看一遍。

图源:学员学习累了趴在桌上睡着
临近笔试的前半个月,贵阳市昭昭医考举办线下7天6夜的培训,我果断报名参加了。这七天的学习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是我大幅度提分,通过考试的关键。我们去参加线下培训的第一天,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套试卷,要求2小时以内做完,不能查答案。并要求分数统计上报。然后同样的要求,每天一套试卷,共4套,等培训完,分数对比,看分数是否提升。第一天我模拟考了311,有大约15题没做完。我有些心凉凉的感觉。老师说这些天,如果大家改变思维,按照他的方法学习,至少提40分很轻松。我很兴奋,认为抓到了救命稻草,我告诉自己必须努力。
前5天,老师把所有学科都讲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强调每个学科的重点,难点内容。平均半天一个学科, 说实话有点像坐过山车,很快,甚至有些内容无法消化,但是我依然坚持跟着老师思路走。一天下来很疲倦,每天晚上做一套试卷,还要修正前一天做错的试题,查找相关知识点,每天至少学习到12点。
我们培训班的有些同学奋斗到凌晨2、3点才休息,他们晚上还要巩固白天老师讲课的内容。我个人不太建议,这小段时间学习任务繁重,如果休息不好,头脑昏沉,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得不偿失。
第6、7天,老师把所有学科内容融会贯通,理论学科联系临床学科,重点讲解交叉的知识点,告诉我们临床思维,如何把厚厚的书本知识变薄,最后讲到怎么选择答案。这不仅是重点,也是我的弱项。我们都知道,现在出题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简单,答案明显并且直接在书里找到。很多题,都绕了好几道弯,需要综合知识加临床思维解答。看题,抓题眼,然后再看答案,能够与题目匹配对最高的,就是最优答案。通过这个思维,选择答案正确率高了很多,我的分数提高不少。
后面的时间大家切记不要题海战术,还是要把精力放在书本上,梳理知识体系,找到每个学科占比分值较高的章节和知识,主攻这部分,考试过关足矣。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扎实的基础,想要高分通过,那可以采取面广一些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