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消费美食百科”进行关注,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后的又一新“高”——高尿酸也走入了大家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受痛风的困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以及服用影响肾功能或阻止尿酸排泄的药物,都可能成为尿酸升高的“催化剂”。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无论是体内尿酸生成增多还是排出减少,都会引起尿酸升高。
尿酸水平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痛风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么哪些情况会影响身体内的尿酸含量?
生活中的这8种情况,都会造成尿酸波动。
01 喝酒
酒的嘌呤并不算高,但这并不会降低酒精对于尿酸的影响。

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正常代谢,增加痛风和尿酸结石的风险。而且,酒精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尿酸排泄不畅。
体内的酒精越多,残留的尿酸也就越多。
02 含果糖饮料
经常喝含有果糖的饮料确实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果糖会抑制肾脏对于尿酸的排泄。

摄入果糖或者果葡糖浆过多,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的生成,让痛风再次找上门。虽然说嘌呤的最终代谢物是尿酸,但是果糖代谢会将体内的三磷酸腺苷降解成单磷酸腺苷,而这种产物,恰恰是尿酸的前提,会诱导尿酸的生成。
双重作用导致高尿酸,无论是一次摄入大量的果糖还是长期的摄入,都会导致尿酸的升高。
03 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
一般情况下,食物的嘌呤含量大体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排列:动物内脏、贝类>干豆、坚果>叶菜>谷物>水果。
按照规定,每100g嘌呤含量>100mg的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处于75—100mg的属于中等嘌呤食物,每100g小于75mg的属于低嘌呤食物。

日常生活中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以及海鲜等贝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芦笋、四季豆、豌豆、菠菜等低嘌呤的食物。
04 睡眠不足
曾有实验针对东部沿海省市的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医院公众号刊文)。受访者分为三组,其中睡5~6小时为睡眠不足组,睡7~8小时为正常睡眠组;睡9~10小时为睡眠过多组。
结果显示,睡眠不足组中每5个人就有1个人患有高尿血酸症,发病率高达19.8%,远远超过其余两组。
05 长期不运动
久坐,每日运动量减少,也会导致尿酸的升高。研究发现,进行有氧运动时,尿酸水平一开始会因为富含能量的嘌呤磷酸盐暂时积累而升高,随后尿酸会随着运动的消耗而逐渐下降,最终达到比运动前更低的水平。
06 肥胖

尿酸升高也与体重变化有关,研究发现,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体内尿酸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的尿酸浓度。
07 患有某些疾病
除了外源性嘌呤摄入性升高,机体内也会出现内源性嘌呤增多的情况。白血病、恶性肿瘤化疗后、溶血性疾病等都会造成体内的嘌呤增多。此外,慢性肾功能不全也会引起尿酸的排出减少,造成体内尿酸的升高。
08 服用某些药物

一些常见的引发痛风的药物,比如部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对肾功能、尿酸排泄功能都可能有影响,痛风患者要谨慎使用;含有利尿剂的降压药,会降低肾脏排尿酸的能力,引起尿酸的升高,另外一些免疫抗制剂、抗生素等也要格外地注意。
不同个体的尿酸代谢能力不同,控制尿酸高的方法因人而异。在遵循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也要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同时,对于严重的高尿酸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点亮【在看】,持续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