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传播或印刷
A94、奥地利(Austria)
奥地利曾经是世界超级大国。在中世纪的晚期,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其首都维也纳统治着我们如今所知的奥地利,同时还统治着除了法国、英国、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因此,德国啤酒史与奥地利啤酒史是密不可分的。
在政治上,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直到1806年才开始出现分歧。当时,在奥斯特里茨战力中击败拿破仑之后,德意志民族最后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弗朗西斯二世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的王位。
此举结束了长达844年的德意志第一帝国。重要的是,这还意味着奥地利帝国的崛起,前德国的弗朗西斯二世摇身一变成为了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然后,这个新帝国立即进入了疯狂扩张模式。他们向东大肆扩张,并且很快就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区域,以及波西米亚、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甚至还将包括今天的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和意大利北部部分地区在内的地区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1867年,奥地利帝国变成了奥匈帝国,并一直维持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奥地利从旧德意志帝国分裂出来之后很快拥有了自己的身份,但德国又耗费了65年时间,才在1871年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这一次,在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的建议下,霍亨索伦王朝的普鲁士王室最终掌权,并将柏林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
尽管奥地利在拿破仑战争后的政治上出现分歧,并各自独占山头,但它始终都无法摆脱德国的啤酒文化。事实上,人们可以说,奥地利对德国啤酒文化的借鉴,与对德国啤酒文化的贡献一样多。例如,1841年,维也纳郊外的施威因啤酒厂(Schwechat Brewery)推出了维也纳拉格啤酒,这是第一次系统地尝试酿造琥珀色拉格啤酒,慕尼黑的斯博顿啤酒厂紧随其后推出了三月啤酒(Märzen)。施威因啤酒厂归属安东-德雷尔所有,他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亚细亚海的意大利海港城市里雅斯特也设有主要设施。参考“安东-德雷尔(Dreher Anton)”、“三月啤酒(Märzenbier)”、“斯博顿啤酒厂(Spaten Brewery)”、“维也纳拉格啤酒(Vienna Lager)”。虽然第一款皮尔森啤酒是由巴伐利亚籍酿酒师约瑟夫-格洛尔在波西米亚地区的皮尔森市伯格啤酒厂酿造的,但它也带有明显的奥地利血统,也就是其使用德语作为商品名称。由于波西米亚地区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所以捷克人的土地上的所有东西都有奥地利官方语言的名称,也就是德语的名称。这也从根本上注定了这款作为世界啤酒销量90%的拉格啤酒的典范的啤酒至今还在使用“Pilsner Urquell”为名,而不使用捷克语的“Plzeňský Prazdroj”作为商标的原因。此外,德雷尔啤酒厂也是世界上最早安装由卡尔-冯-林德发明的制冷系统发酵罐的啤酒厂之一。参考“卡尔-林-冯德(linde. carl von.)”.
不可否认,慕尼黑的斯帕腾啤酒厂是全世界第一个使用卡尔-冯-林德原版制冷设备的啤酒厂,但德雷尔位于里雅斯特的啤酒厂却是首家使用卡尔-冯-林德第二代改进版制冷设备的啤酒厂。这台制冷设备在里雅斯特啤酒厂运行了31年之久。
如今,奥地利大约有70家装备了灌装线的啤酒厂,以及100余家小型啤酒厂和啤酒酒吧。他们大多集中在上奥地利。奥地利人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与德国相当,达到了100升,全世界只有捷克人的人均啤酒饮用量才能超过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奥地利最受欢迎的啤酒是“奥地利三月啤酒(Austrian Märzen)”,这是一种过滤后的拉格啤酒,其销量约占据了奥地利总啤酒销量的60%。不应该将奥地利三月啤酒德国三月啤酒相互混淆,后者往往更倾向于麦香型,呈琥珀色到同色,酒精含量介于5.5-5.9%之间,而前者更类似于金黄色的慕尼黑淡色啤酒(Heller),麦芽味与啤酒花味大致平衡,且苦味柔和至中等水平,酒精含量通常介于5%一下。奥地利三月啤酒是奥地利几乎所有啤酒厂的最主要产品风格,其地位就像皮尔森啤酒永远在德国所有啤酒厂的产品线中占据C位一样。萨尔茨堡的斯蒂格尔啤酒厂(Stiegl)是奥地利最大的私营啤酒厂,他们出产的一款名为“Stiegl Goldbrau”奥地利三月啤酒是全奥地利最受欢迎的瓶装啤酒。斯蒂格尔啤酒厂成立于1492年,如今的年产量高达 100万百升,也就是1亿升,约合85.2万 bbl。除了三月啤酒之外,斯蒂格尔啤酒厂还生产了许多其他风格的啤酒,包括最畅销的皮尔森啤酒,以及棕色啤酒、德式老啤酒、红色艾尔啤酒、圣诞蜂蜜啤酒和世涛啤酒。喜力集团旗下的“啤酒联盟(Braunion/BU)”霸占了奥地利啤酒市场50%以上的份额,其中Gosser啤酒厂所生产的奥地利三月啤酒也非常受消费者欢迎。Zipfer啤酒厂是BU成员之一,其最主要的产品是一款名为Urtyp的皮尔森风格啤酒。萨尔茨堡附近的Hofbrau Kaltenhausen啤酒厂也是BU成员之一,其生产的Edelweiss啤酒是奥地利销量最大的啤酒。
与德国相似,奥地利啤酒行业的组织架构十分松散,其中一半由小型地区型啤酒厂组成,这种结构使奥地利和德国与美国截然不同,因为在美国,少数啤酒酿造巨头长久以来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在加拿大,消费的10款啤酒中,可能9款都是Molson或Labatt啤酒厂酿造的;在墨西哥,这些啤酒可能全部由Molson或FWMSA酿造;在美国,10款啤酒中可能有8款是由 AB InBev,Miller和Croos生产的。大量中小型啤酒厂的存在使奥地利的啤酒种类繁多,甚至比德国还要多很多,毕竟奥地利啤酒厂并不受德国《啤酒纯净法》的约束。参考“啤酒纯净法(Reinheitsgebot)”。在体量较小的奥地利啤酒厂中,Schloss Eggenberg啤酒厂可能是最闻名遐迩的,因为它是高酒精度Samichlaus拉格啤酒的生产商。参考“爱登堡啤酒厂(Eggenberg brewery)”。萨尔茨堡的Trumer啤酒厂生产的皮尔森啤酒同样闻名遐迩,该啤酒厂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建立了一家生产同款皮尔森啤酒的分公司。
在奥地利小型啤酒厂生产的啤酒中,上奥地利米尔维尔特区的霍夫施泰纳啤酒厂(Hofstettner Brewery)生产的“Kubelbier”就非常特殊,它的字面意思是桶啤酒,但这种啤酒是在花岗岩制成的巨型敞口容器中发酵而成的。奥地利啤酒行业的新浪潮以维也纳自酿酒吧(Viennese brewpu)生产的1516啤酒为代表。该产品以《啤酒纯净法》颁布的年份为名称,更像是对其的嘲讽,而不是奥地利人对德国啤酒文化的致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家自酿酒吧会酿造从美式IPA到藜麦啤酒等各种风格的啤酒。
——Sepp Wej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