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岛城消暑,洗海澡与哈啤酒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20 11:45:29     26

青岛人的盛夏与洗海澡,哈啤酒这二件事是分不开的。 洗海澡,外地称“海水浴”或“到大海游泳,青岛人没有那么麻烦,直呼“洗”。人家说喝啤酒,青岛人却都叫“哈啤酒”,重音在哈字上。也许这种称呼”,但它简单、大气粗旷,颇有青岛味道。

你打开地图看青岛的海岸线,弯曲凹洼形成了多处小港湾,最里面的是汇泉湾。它怀抱着第一海水浴场。它建于本世纪初,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具有最优越的浴场条件:浪小水清,滩平坡缓,沙质细软。

这里三面环山,绿树葱茏。沿海的风景线,更是美不胜收。左边的东海饭店,象一艘巨舰泊在岸边,其旁的王朝饭店,通体玻璃幕,一派现代气息。右边高高矗立在小鱼山上的绿瓦高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水族馆、产业馆,数座样式各异的凉亭次第呈现在岸边,简直就是一个硕大的精致的大盆景。

五十年代,孩童时代的我,央求哥哥带我去一浴洗海澡,当时家住东镇的人都是翻过太平山,步行去一浴。因为穿着“呱嗒板,一种木履,(50年代夏天常穿的)由于挡带脱开了,二哥用石头砸了固定挡带的铁钉几次,无奈,走不了几步又断了,只好提着走。

赤脚走在夏日的沥青路上,滋味是不好受的。最后还是坚持去了一浴。当时的海水浴场,每日播放印度影影片“流浪者”的主题歌“拉兹之歌”,那时的青岛孩子都会唱几句“到处流浪”。

沙滩上高高的钟表楼,下面是救护站。距岸约100多米处,有一道防鲨网。还有一座跳台,可以从后面的楼梯登上去,在跳板上展示各种动作:如“跳飞燕”,还有直立之跳。这叫“跳冰棍”。

不管天气多热,一个猛子冲入海中,顿时暑气全消,但见碧波荡洋,好一个清凉世界。一浴拥有长580米,宽40余米的沙滩。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都举行横渡汇泉湾的万人游泳活动,队伍的前导是宣传牌。后面是几十面彩旗,场面壮观。

从一浴翻过一个海岬,就是太平角湾,也就是第二海水浴场。在太平角以东,八大关以西就是湛山湾内的三浴了。其余还有栈桥旁的第六海水浴场。近20年新开的“石老人海水浴场”,崂山的“仰口海水浴场”,以及黄岛的“金沙滩”“银沙滩”海水浴场” 十几座海水浴场,洋洋大观,风景各异.各俱特色美不胜收。

较之其他地方的海水浴场,确实不可同日而语。我曾到过基隆的“野柳”海滨游览。我问大哥:这里怎么没看到海水浴场?大哥说:这里是太平洋,风高浪急,怎么开浴场?青岛的胶州湾,风平浪静,可以洗海澡。这里海面上却波涛汹涌,岸边有严禁下海游泳的宣传牌。

青岛啤酒厂是德国慕尼黑啤酒公司于1903年建立的.由崂山的优质矿泉水,青岛产的大麦芽用德国的酿造工艺制成,一经生产,便横空出世,获奖无数。近年来,更是风靡世界。

青岛啤酒节的主题口号是“青岛与世界干杯”,计划经济的年代,来青岛港的外轮海员,进得青岛招待处只要青岛啤酒。青岛啤酒颜色橙黄鲜亮 ,泡沫雪白膨胀。 入口即有杀口之感:即口.舌、颊均有沙沙的刺激感,咽下时有“咯噔”一下的感觉。

这些感觉使人对青啤产生深爱。我有一上海朋友,对其他地方总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可对青岛啤酒,他却一反常态,满口赞扬。

青岛人用塑料袋装啤酒,被外地人看成是一大怪事。因为当地人多是哈散啤,散啤是当天生产的 ,新鲜。而瓶装 简装的为了保存,内有防腐剂,除特殊场合外,一般是不哈的。    

每至盛夏,黄昏时分,在登州路,延安三路,营口路一带的路边大棚就纷纷搭建起来,整个市区都沉浸在浓浓的啤酒气味之中,这是青岛市民几十年的传统,盛夏之夜,约几位老友,用特制的,冰镇的啤酒杯,盛满啤酒,一个干杯,就是1斤啤酒,真是痛快之极。

我真不知道还有哪种方式比这种消暑方式更好?盛夏的青岛真是一座不夜城,啤酒城,从黄昏至深夜,只见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既是深夜,也是搭车极为困难。因为大家来哈啤酒,不开自家车,造成了深夜搭车难的奇景。笔者曾经深夜1点,见出租车司机的手机上,台东一带的道路一片飘红,全部堵车。

青岛人真是有福气,洗海澡,哈啤酒是消暑的二大乐事。每至盛夏,不去洗次海澡,不约老友哈次啤酒,总觉得遗憾。

套用东坡先生的诗;作结:“洗海澡,哈啤酒,此生就作青岛人。”

作者:李茂鹏 青岛市胸科医院主任中医师(退休)现在多家北京同仁堂坐诊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