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行业已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一线名酒向低端市场布局,消费定位向高端品牌靠拢。而产品主要面向低端市场的区域酒企,能否赶上这一趋势,受到消费者认可,有待于市场的观察。
今年的酒业市场不是一般的卷。
2023年7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28.7万千升,同比下降3.7%。 2023年1-7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236.7万千升,同比下降13.3%。 据了解,2023年1-3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48.3万千升,同比下降19.0%;其中,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在3月份的白酒产量为49.8万千升,同比下降29.2%。 2023年1-4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58.1万千升,同比下降29.6%;其中,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在4月份的白酒产量为37.4万千升,同比下降28.1%。 2023年1-5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86.0万千升,同比下降13.6%;其中,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在5月份的白酒产量为34.7万千升,同比下降14.7%。 
2023年6月全国白酒产量为37.8万千升,同比下降4.5%。2023年1-6月全国白酒产量209.7万千升,同比下降14.8%。2023年6月全国白酒当月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面对这样的数据,产量同比下滑超两位数。这个数据超过预期,因为各个酒厂的反馈均是扩产,产量的下滑反映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 由于白酒行业结构性繁荣,流量聚焦在头部品牌稳定的业绩增长上,这是行业的“幸存者偏差”。与头部品牌持续扩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在急剧压缩。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从2019年的1176家,已经锐减至2022年的963家,三年净减少213家。叠加今年截至目前产量两位数下降的现实,中小企业的前景显然不容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头部企业并未停下产能扩张的步伐,这意味着中国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和消费结构的深度调整,行业进入到品牌集中化发展的更高阶段。 未来一段时期,白酒将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产量格局,在消费下沉的催化下,行业分化会进一步加速。行业分化加剧,过去产能持续高度扩张、量价齐升、整体性繁荣的局面不复存在,行业内竞争激烈,优质产能淘汰劣质产能,集中度提高,企业转向挤压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