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啤酒行业发展得分外艰辛!
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曾经市面上的本土啤酒,在大多数人无知无觉的时候,就已经沦为了“外资洋货”。
有哪些大家所熟知的啤酒,已经被外资收购,成为了“伪国产啤酒”呢?
重庆啤酒
这个品牌距今已有64年的历史,它在1958年是便已经成厂,曾是重庆的本土产业。
很多人都不愿相信它已经被收购的事实,毕竟,它曾经可是被称为“西南王”的存在。
早在2013年,重庆啤酒便已经有30.29%的股份,被丹麦的嘉士伯集团通过旗下的香港公司收购,而在同年3月,在股市大跳水之时,嘉士伯集团便再次乘虚而入,对重庆啤酒的持股比例陡然增长到了60%,直接掌握主权。

这其中的资本博弈大家无从得知,但结果就是在,这个以“重庆”为名的本土品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国产,而成了“伪国产”。
乌苏啤酒
作为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疆优质啤酒,乌苏在新疆当地乃至全国都有盛名,甚至每年在新疆乌苏当地都会举办的啤酒节,也成为了人们欢聚笑闹的盛会。

而即便是这样有口皆碑的品牌,也在2015年8月上旬被嘉士伯集团以5.59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与新疆的上市公司“啤酒花”(原名,现已更名)再无关系。
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是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在中国啤酒排行仅次于雪花、燕京和青岛。曾经两次当选香港联交所最佳上市公司。

然后它就被收购了。在2004年,美国百威集团就收购了哈啤的99.66%股份。
也不知道留着那0.34%是为了图个彩头还是怎样。但这和全资收购,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雪津啤酒
作为福建最大的啤酒品牌,它的前身是创立于1986年的莆田啤酒厂。雪津啤酒在巅峰时期,年产值曾超过50亿元。

不过在2006年,比利时的英博集团,就全资收购了雪津100%的股权,让这个品牌彻底属于外资。
后来,英博与美国的百威合并,就有了现在的百威英博。
西夏啤酒
相比较上面的品牌,西夏啤酒只能算是小众,笔者将它重点提出,就是因为它的名字——西夏,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西夏品牌起源于宁夏,是当地的本土企业,在1980年才有了第一瓶西夏啤酒的诞生,它的发展虽然算不上收获颇丰,但也算是“略有小成”。
但在2006年,它也被全资收购,成为了丹麦嘉士伯集团下的一个外资品牌。
从上文很容易就能看出,收购我国国产啤酒品牌的,大多就是美国的百威英博(全球第一)和丹麦的嘉士伯集团(全球第四)。

而他们所收购啤酒品牌并不止上述几种。
单单百威英博就收购了二十多个品牌,还是珠江啤酒的第二大股东。

而嘉士伯集团也不遑多让,一直大肆收购中国的本土啤酒品牌。

而即便是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雪花啤酒这样家喻户晓的啤酒,其外资占比也有30%以上,其侵吞之心昭然若揭。
外资收购的很多啤酒品牌,仍然卖着“国产啤酒”的情怀,打着支持“本土”的旗号,而其中的受益者,早已成为了外资。
可惜很多人天天喝却不知道,自己所喝的早已是“伪国产,真洋货”。
很难想象,会有多少网友会被酒名骗着,去支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