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暑期实践 | 学科专业与行业领域调研实习专项 · 中国之治,鄂州实践:绿色转型,奏响旅结合新乐章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12 16:25:30     33

梁子湖区,隶属于鄂州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处五城之心,全区国土面积5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有近162公里湖岸线。近年来,梁子湖区深入挖掘区域旅游资源、大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推动农文绿深度结合,经济发展卓有成效、完成了绿色转型,顺利通过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评估,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

7月11日至15日,武汉大学“中国之治·县域实践”鄂州分队一行9人赴梁子湖区实地调研观察,从生态治理、全域旅游、共同缔造三个方面深入领略发展成就、剖析成功范例、学习先进经验、找寻当前问题、把握未来脉络。以下为全域旅游方面的调研成果。

上下同心促发展

1、政策引导、多方支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指导性文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4月7日,梁子湖区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全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努力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梁子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等多方也做出了明确指示。

实践队在与区政府研究室的尹主任交流时,尹主任为大家介绍了目前梁子湖区对于全域旅游“一湖一岛两片三廊”的有关规划,为大家从宏观层面上介绍了空间结构上的大致发展目标。

在涂家垴镇走访调研时,当地负责人告诉大家,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指示及区域各方面的推动下,涂家垴镇很重视全域旅游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稳步推进,更是以农旅结合的方式与周边的景区、采摘园形成了全域旅游一体化的闭环式发展模式。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2、区位赋能、优势联动

梁子湖区地处长江中游,居“武、鄂、黄、黄、咸”城市发展带中心位置,素有“五城之心”之称,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优越便捷的地理交通区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具备天然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区域内各村镇以“一村一品”建设为导向,通过创新开展乡村振兴拉练和建设,积极建设美丽村湾,打造了张远村蓝莓基地、王子生态园等一系列“网红”、“爆款”旅游体验产品,全方位发挥各村镇优势,实现联动互补,为全域旅游特色建设蓄力赋能。

实践队到张远村碧绿蓝莓基地调研时,基地负责人表示,在蓝莓采摘节时,他会推荐游客到周边村镇的民宿居住,体验其他村镇的特色项目,其他村镇也会为游客介绍蓝莓基地的采摘活动,由此形成全域旅游的优势联动。

在官田村,当地负责人介绍,在蓝莓采摘节,官田生态旅游区提供了开幕式的场所,接待了大量采摘节的游客;而在“一部手机游梁子湖”的小程序上,游客可以了解梁子湖区各村镇的特色项目、有效规划旅游行程,这让梁子湖的各个精品旅游点连成旅游线路、形成旅游片区。

3、村镇同心、乡贤聚力

梁子湖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的旅游全要素,坚持“多规合一”的理念,引领区域内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其中,各个村镇之间的优势联动、村内村民的共同付出、返乡青年的创新带动更是梁子湖区全域旅游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支柱。

实践队成员在王铺村实地调研时,向当地负责人了解了村内特色“一元钱工程”,可见村民为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乡村生态,赋能全域旅游的共同付出;在调研蓝莓基地、万秀村、余湾村等多个村镇,实践队更能感受到村镇之间戮力同心、共同建设好梁子湖区、推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殷切期盼。

在吴都花卉基地,实践队员专访基地法定代表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金恢华同志。他表示,创业之初,区、镇领导的支持铭记于心,而在创业显型、逐有所成后,他也关注着村民们的生活、村内的发展,带动村民在家门口上班,助力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并且,金恢华目前已与邻近7个村签订帮扶协议,在沼山镇美丽村湾建设、海博实验学校建设中累计投入30万元,在梁子湖区的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农旅融合创佳绩

1、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注重生态农业,打造特色品牌。梁子湖区坚持推动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集中流转土地,以万亩为标准,形成了一批以油料、中药材、花卉、苗木、螃蟹等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在此基础上,经过部分深加工,并依据产品的标准,打造武昌鱼、胡柚、蓝莓、菜籽油等“梁湖良品”系列产品20余种。

发挥乡贤力量,带动产业兴盛。在梁子湖区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当中,积极带动乡贤发展生态产业。涂家垴镇张远村的蓝莓种植园基地的负责人张利民在创业初期就不断改良当地土壤,每天花费10个小时研究、培育品种,种植出了北高丛、南高丛、兔眼三大蓝莓品系的十多个品种,果期也从5月中旬一直延伸到8月上旬,使得蓝莓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成功承办了六届梁子湖区蓝莓采摘节;沼山镇楠竹村吴都花卉的负责人金恢华在2016年就回乡流转撂荒地建鲜花基地,每年用工1.5万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00多万元,帮助5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20余户贫困户脱贫。

强调党员负责,推动共同缔造。梁子湖区沼山镇王铺村,在喻家湾、熊家海2个自然湾建成面积约380亩的集种植、采摘、加工一条龙的金丝皇菊产业基地。在金丝皇菊产业基地中,建立党员责任区,实现“党员工作在田间,党小组示范在车间”,并实行了党员分片包户、分段管理的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带动群众共谋发展决策、共建发展道路、共管发展建设、共评发展效果、共享发展成果。

2、全域旅游带动区域崛起

梁子湖区大力发展农庄经济、园区农业、休闲采摘、民宿节庆等多种农业延伸业态,培育一批农业主题公园、田园小镇、农文旅小镇、康养小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新型业态。目前梁子湖区以梁子湖为中心,环梁子湖生态屏障为缓冲区,湖心生态休闲度假区为特色,构建“一心两带六点多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村一品”推动全域旅游。为减轻全域旅游的同质化矛盾,梁子湖区提出“一村一品”战略。每个村落都能够结合当地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点,打造出具有村落特色的旅游品牌,例如官田村的九品香莲、张远村的蓝莓以及王铺村的金丝皇菊等等,各个品牌间相互补充又互不冲突,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全域旅游的优势。

设施完善延伸旅游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一条龙服务,梁子湖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延伸全产业链,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2022年全区投资6086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0.8公里,打造“美丽农村路”118公里,改造危桥13座。在设施建设中,官田村九品香莲种植基地不断完善民宿旅游基本设施,并推出适合不同口味人群的菜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3、农旅融合激发无限动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之美催生发展蝶变。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不断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梁子湖区鼓励专业团队深度系统包装开发梁子湖麦杆画工艺品、蓝莓、千张皮等特色产品,并鼓励将其注册为旅游品牌商标,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在东沟镇余湾村,当地充分把握区位优势,发掘油菜花的农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打造特色油菜花花海,使得游余湾油菜花海、品梁湖生态美食已成为时下乡村旅游新玩法。梁子湖区通过农旅融合大力发展油菜产业,聚焦油菜产业链,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高标准谋划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久久为功造辉煌

2022年,梁子湖区实现生态农业产值46亿元,旅游收入8.7亿元,农业产业增加值为42.3亿元,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已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基地169个,“两品一标”产品达89个。全区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455家、家庭农场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12018户、企业服务12330户。

目前,梁子湖区已建成4A景区1个、3A景区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名村2个,相继荣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区,去年入选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全省“望山看水忆乡愁”重点旅游区。

农旅结合、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环环相扣,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居民就业问题,吸引了大批人才返乡创业。近几年,梁子湖区涌现回乡能人125名,累计吸引进村下乡的社会资本超百亿元,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绿水青山现通途

揆诸当下,梁子湖区将农旅结合做到实处、把全域旅游贯彻始终,积极探索更宽领域的“两山”理论成果转化实践路径,用心绘制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大美画卷。

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梁子湖区将着力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网络等建设,启动建设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配送,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后花园”果蔬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全域旅游建设方面,梁子湖区将探索精品线路游,以环湖绿道休闲带为试点,将馆、岛、畔等形成周末精品,在完善“一村一品”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公共交通建设,让各个精品旅游点全面畅通,发挥区块优势。建设环梁子湖美丽村湾精品示范带,启动西梁子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着力培育打造1个美丽乡村示范片、3个AAA级以上农文旅融合型旅游景区、3个特色乡村民宿群、5个乡村旅游特色IP村、5个特色旅游产业集群。

展望未来,梁子湖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农旅结合优势卓著,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发展策略、激活发展动能、寻觅发展通途,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密码、握紧了区域崛起的钥匙。


文字 | 田添义 刘忠烈 苏雯铃

图片 | 喻晨忻 苏雯铃(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排版 | 胡蝶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