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机械工业纪念日 | 由名称演变 品读发展巨变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10 20:57:11     17

踏过历史的风雨,伴着时代的凯歌,一部气势恢弘的创业史诗逐渐显现。今天,通过国机智能所属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名称演变,我们一起回望几代人的奋斗历程和事业发展的沧桑巨变,进一步增强担当有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把老一辈机械工业人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勇担使命,缘起国家所需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机床工具产品对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供给量持续增长。由于气候原因,机床出现生锈、漏油、主轴发热和精度不够等问题突出。有鉴于此,1958年,中共中央工业部同意第一机械工业部关于中苏两国合作共建在热带条件下使用机床的研究机构,一年后正式命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广州热带机床研究所”,提供适应热带气候的出口援外机床结构与防护措施。

1960年,研究所按照上级“一主(机床研究为主)、二副(机床生产、机床教学为副)、三结合(机床研究、生产、教学三结合)”的方针,承担热带机床方面的研究、生产、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同年底,根据中央方针,缩小建所规模。在建所计划几经变化的困难面前,老一辈广研人不等不靠自己干,头顶蓝天,脚踏荒丘田园,开始艰难建所。

着眼实践,调整主攻方向

老一辈科研人员在自建的气候性能试验室,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气候对机床的热变形影响以及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研究所遂调整研究方向,加强了对机床表面防护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对直接影响机床工作性能和加工精度的润滑油,工艺加工用润滑冷却油液、液压元件、静压主轴部件等的研究。由于研究方向变化较大,1971 年,改名为“广州机床研究所”,逐渐发展成以开发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件为主攻方向的综合性研究所。

研究所先后开拓了一批在当时还没开展的新技术新领域:开展机床用润滑油脂研究,精心研制开发了16种精密机床润滑油脂,并陆续研制出多种润滑冷却油液;开展液压技术研究,率先对典型液压元件的热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改进,推进液压元件的设计开发、液压技术的应用和液压件的专业化生产;开展橡塑密封件的研究,紧盯客户急需的大型、异型、特种、精密橡塑密封件的开发研制,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行,成果在行业得到推广;开展设备润滑与状态监测技术服务,对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逐渐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套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与服务手段;等等。老一辈科研人员竭尽心血,精益求精,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相继涌现。

转型发展,打造现代新央企

经历80年代的“科技改革”、90年代的“二次创业”,特别是1999年“转制”后,研究所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形成以“大、特、精、异”型为代表的橡塑密封件的开发与生产,机电、液压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制造,润滑油液的开发与生产,设备润滑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然而,现有名称“广州机床研究所”与现有产业和将要拓展领域联系不大,并容易被市场误解研究所仍以从事机床研究开发为主,束缚市场的拓展,不利于战略定位。

2002年,研究所更名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2011年,改制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国机智能成立,研究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逐渐进入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研究院持续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重大使命,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不断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全力助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

素材来源:党委工作部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