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载
耕
耘
奋进
2023
擘画渔业新画卷
SAIG
高位谋篇布局,统筹一体推进产业园建设。以“智高点”谋划“制高点”,成立以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陈松林院士为首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完成以三亚湾农渔业区海域为核心,贯通西岛旅游区、担油港港区双通廊,形成海洋牧场组团、休闲渔业组团、陆域综合配套组团的“一核心两通廊三组团”整体规划布局,实现全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一期将率先建设以一座超大型海上综合渔旅平台为中心、布设7座桁架类智能养殖平台及N口重力式深水网箱的“1+7+N”具有独特美学和显著地标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三亚农投正牵头整合“央企+省属国企+地方国企+民企+渔民合作社”、“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各方优势资源,以“投资平台+运营平台”的开发运营模式全力推进。
海上现代渔业产业园
渔旅融合,奏响海洋牧歌。大力发展人海和谐的“蓝色文旅”,争创海洋时尚消费亮点。与山东海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南海之星”大型渔旅综合平台的选型建设,全力打造三亚“海上太古里+亚特兰蒂斯”。投资二艘23.98米休闲渔船正在建造中,预计2023年8月下旬陆续交付使用,建成后将是海南省首艘大型休闲渔船。投资一座40*15米渔旅平台,预计2023年11月前交付使用。与省休闲渔业协会、三亚悦山海公司签署休闲运营合作,预计8月中旬率先启动开展休闲垂钓、观光等业态,谋划开展海钓赛事、将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代管“山水项目”中的海龟、玳瑁种群恢复及栖息地生态修复项目,建成后接管运营,开展海洋科普教育。
“珊瑚花海”海洋渔旅平台
“西瑁蝶贝”海洋渔旅平台
“疍家渔歌”海洋渔旅平台
优化产业结构,积蓄发展动能。聚焦发力水产种业,构建海陆岛联动发展的水产种业体系。与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晨海水产强强联手,同步引进蓝粮、青利、德林、春蕾等优势企业形成合力,在三亚湾农渔业区海域筹建全国最大的海上海水鱼亲鱼保种基地,在崖州春蕾海洋生物基地(暂定)筹建高标准的海水鱼SPF育种基地,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培育高值特色化养殖品种,实现错位发展。在单一的金鲳鱼上,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推动石斑鱼深远海养殖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同步开展黄鳍金枪鱼、高体鰤、军曹鱼、马友鱼、贻贝、牡蛎等高值品种的试养工作。开展水产贸易与加工预制菜,形成产业链闭环。谋划建设海陆联动的海鲜交易市场和三位一体的供应链体系,整合深圳祥昌隆、海南大顺发、马来西亚双龙集团、三亚海鲜餐饮协会等渠道资源。坚决将三亚的海鲜品质“提上去”,价格“打下来”,让“来三亚吃海鲜”成为自贸港的金字招牌。
主营业务稳步提升,管理水平不断精进。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筑牢“蓝色粮仓”。截至上半年,累计销售量超过135万斤,顺利完成2023年金鲳鱼养殖项目680万尾投苗任务。实现“单口网箱(养殖水体3500,m³)燕子鲳年产18万斤”的行业高产典范,针对饲料、油料等重要生产物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深水网箱养殖呈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趋势发展,生产安全“零事故”,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不断提高养殖装备的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已开工建设两艘养殖机动船将在年内完成交付,已完成第一座桁架式平台(6万立方水体)的选型设计,拟于9月份开工建设,2024年初交付使用。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启动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积极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激活创新活力。与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正积极谋划海水鱼SPF育种、多倍体牡蛎科研项目;与海南省海洋渔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协议并挂牌海南省石斑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作开展南海名贵海水鱼海上保种育种项目;与海南大学合作开展海洋牧场建设、贝类养殖项目;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珠海)合作开展桁架式网箱、海工装备的设计和建造;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合作开展蓝碳经济、海洋监测等项目。
未来,三亚农投集团将不忘初心,不断探索进一步打造智慧、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产业新路径,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渔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实现渔业的健康、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出品 | 三亚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信箱 | sanyanongt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