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酒品牌在市场流行起来的标志就是宴席场次增多,宴席用酒增多,宴席的拐点一旦出现,预示着大增量即将发生。回归到原点思考,销量从哪里来,人们消费白酒的场景是什么,最大的消费场景又是什么?白酒的消费八大场景:政务招待,商务招待,宴席,收藏、送礼、自饮、日常聚饮,家庭聚会。关键的场景是商务、政务、宴席,其中政务与商务起引领示范,宴席场景做销量。宴席流行是解决消费者的社会共同认知,没有集体认知,宴席推广是很难的。主家选择宴席用酒品牌的逻辑是参加宴席人员是否会产生负面评价,在乎的是别人的议论。所以,没有一定的品牌势能活动、意见领袖的加持、影响力人物宴席的引领,大规模的宴席流行还是很难。一切交易都是从认知开始,没有认知,力度无效,尤其是前期依靠大力度的渠道活动与消费者活动去驱动,效果是不明显的。中低端酒也许还有些效果,中高档效果很小,主要是目标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度低,对品牌力的认知要求高。1、挖掘品牌文化,找到与宴席场景匹配的品牌诉求,形成与宴席场景的强关联。核心的宴席场景:婚宴、寿宴、满月宴,宴席场景的关键点就是喜庆,吉利,忠贞爱情,品牌要被赋予美好的寓意。比如:钻石在没有被赋予爱情的象征之前,本质就是石头,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商戴比尔斯公司,为了提高钻石的售价与捍卫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请广告公司帮其策划,要求既要能涵盖钻石的各种物理特性,还要能表达出钻石传奇故事所蕴含的意义。于是创造出全球知名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经过反复的广告与持续的活动,成功的占据了钻石代表爱情,浪漫、永恒,把坚硬、璀璨的钻石打造成了忠贞不渝爱情的代表!比如:今世缘定位中国人的喜酒,今世有缘,相伴永远。比如:金种子,传天下,据说当地结婚办事都要购买金种子作为婚宴招待用酒,感觉不用,担心婚后没有“种子”。比如:酒鬼酒由于品牌名没有先天性的做宴席的优势,酒鬼酒联合《中国婚礼》进行婚宴场景关联,有喜事的地方,就有红坛酒鬼。
比如:沱牌抢占真情,以真情为主线紧抓消费者心智,与消费者建立“真情时刻有沱牌”的共识,紧抓宴席关键词,让幸福的日子有沱牌。
全国性大品牌是一个单品打天下,一个单品能通杀各大消费场景,商务招待,政务招待,宴席都是一个单品。因为品牌知名度强,产品价值高,人人都知道,但是大部分品牌是不具备这种基因。中小企业还是建议有一款专门针对宴席的产品,如果担心产品线过多,分的过细,不利于形成大单品,产品的设计与命名要兼顾宴席场景与其他场景都能使用,不突兀,不违和。对于品牌名先天存在宴席场景的缺陷,也可以通过产品的小名改变,比如我在服务一家地方酒厂时,为了抢占宴席,在天宝、地宝、物宝的基础上,又增加一款针对宴席的产品—喜宝,广告语:今年喜宝,来年得宝。比如:真工酱酒针对喜庆时刻的细分赛道产品“真工红方”,在传统中国红的基础上加入潮流元素,使真工红同时具有潮流与喜庆之美,红方开,好事来。
主题营销活动根据企业的实力大小,可以自身原创一个主题活动,也可以跟匹配的节目联合或赞助,寄生的方式参与,原则是大活动造势,持续不断的小活动落地,做销量转化,活动不能停,要持续有声音。比如酒鬼酒赞助《中国婚礼》,在节日热播期间,线下又通过线下终端渠道联动,“中国婚礼 喝红坛酒鬼”终端分享、点赞、消费者开瓶扫码赢豪礼等手段,效果非常明显;
在520期间,承包长沙全城100块大屏发起“红坛JIU 爱长久‘’霸屏告白活动,微博话题曝光量1700万,总互动量近万次,成功让“中国婚礼,喝红坛酒鬼”的产品标签深入人心。
目的就是通过持续的活动建立与巩固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占位,让消费者只要办宴席,就能想到自身的品牌。营销主题活动要分针对b端、kol与针对C端,b端的活动是解决推力,C端的活动是解决拉力。产品从工厂走向消费者,要经历F(品牌商)—B(经销商)—b(终端商)—C(消费者),只有渠道链条的利润设计合理,渠道链条才能有效的转动,渠道的推力才能最大化。白酒从销售场景分类:宴席型终端、团购型终端、批零型终端,不是所有的终端都具备推广宴席的能力,要进行网点的筛选,定向支持,终端的推力决定宴席的场次。宴席型终端不局限于流通渠道的名烟名酒店、餐饮渠道的宴席包桌店,也可能是异业店(婚纱摄影店、婚庆公司等)。尤其是县级市场,渠道力量大于品牌的力量,宴席型终端在区域内有很强的人脉关系与社会资源,附近的人最近要办事用酒,基本上都知道,终端老板的推力除了利润的刺激外,授予荣誉,比如:宴席推广大使等,用于提升自身的地位。
渠道终端的推力除了渠道终端的推力之外,还有一个很强的推力来自于意见领袖,他们是能影响主家的购买决策,在周边有影响力与号召力,起着品牌传播与推广作用,比如河南豫东这边宴席管事的席总、司仪、村干部等。一般情况,凡是宴席出的场次多的终端店,终端店都有批量的KOL,KOL能动员与组织近期办事的主家,厂家搭台,终端动员,KOL牵线搭桥,多方力量组合通过品鉴搞定喜主。企业方要建立宴席终端群,KOL群,通过日常的运营(产品内容、企业内容、品牌内容、宴席动销场景等)制造旺销的氛围,影响与带动其他终端与KOL。当然,要定期组织品鉴会、周边旅游、酒厂游、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与KOL进行互动,强化关系深度,增强推荐力。
比如在服务衡水老白干期间,在一个县城开展了多场以意见领袖为主导的喜事会,触达到意见领袖,加强与他们的互动,明显提高了推荐力,后期宴席场次明显增多,很多突破单月100场宴席。宴席的设计方案要兼顾三个对象:终端、消费者、推荐者,终端有利润,推荐者有利益,消费者有实惠。要坚持3个原则:宴席政策的设计不能把价格体系扰乱;宴席政策的落地执行要简单;宴席政策的传播自带流量。现在很多酒企利用一物一码技术,实现BC关联,开盖消费者有礼,终端也有分润,增加终端的推力。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增加一项预定有礼进行锁客,更容易防止意向宴席用酒跑单。整个宴席销售闭环:意向主家—传达政策—邀约品鉴—预交有礼锁客—跟踪补单转化。消费者的政策分两个维度:一个维度—购买一定的数量赠送实物(大坛酒、本品的品鉴酒、被子等)或增值服务(酒侍、礼炮、花车等);另外一个维度是宴席用酒里面投奖,给消费者制造惊喜。两个维度的活动同时用,或是选择其中一个维度的活动用,但设计一定要能自传播,有势能,体验感要强。比如宴席用潭酒,龙狮有惊喜,现场不仅能给主家增光添彩,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让主家有面子,还能带动与影响潜在的宴席用户。消费者要的除了实惠外,更多的是把自己宴席办好的解决方案。
不管是投奖或是赠送增值服务,一定要有仪式感,有拍感,能实现二次传播,愿意主动去分享。宴席场景是白酒消费的重要场景,也是动销的关键出口,是集中品鉴,是广告舆论场,品牌方要高度重视。企业要结合品牌自身,找到匹配的宴席文化,用品表达,形成强关联,打造宴席专属的大单品,通过持续不断的主题营销活动,强化自身专属的宴席场景标签。通过合理的渠道价值链条设计,激活渠道动力,构建有效的宴席销售闭环,让宴席跑不掉,通过自带流量政策的加持,不断的扩大影响力,使流量源源不断,形成流量增长飞轮。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添加下面微信,联系作者进行详细的思想沟通与智慧碰撞,商务合作(不局限以下):专题培训、年度营销咨询服务、企业顾问。
朱朝阳,从市场一线摸排滚打成长起来的实战派营销专家,针尖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华糖商学院首席专家,《新营销2.0》联合作者。
服务过衡水老白干、金星啤酒、凤城老窖、中椒英潮、姚花春、涡河老酒等多家成长型企业,咨询服务得到甲方老板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