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酒的故乡
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很多时候
酒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用来表达
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心境
而酒的酿造
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今天一起从“老渡口酒”里
品一品“小曲酒香”
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 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

传承百年的“清香”风味
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它产生于陶家渡渡口边上的农家小曲酿造作坊里,传承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泡粮)

(熟粮摊晾)
酿造技艺所采用的“固态发酵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小曲的应用也可追溯到汉朝曹操的“九酝春酒法”。至晋代就有小曲、大曲之分,在北魏的《齐民要术》和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中也有关于小曲使用的记载。

(撒曲药)
清香型风格是中国白干酒类的基本香型之一,在酿造方法上与其他香型有所不同。清香型需要对发酵池进行清洗,每次都用小曲发酵。在酿造时,除要求火力均匀、探汽上颤、控制流酒温度以外,稻壳的处理和用量、酒头酒尾的处理、黄水的处理和应用等都至关重要。

(查看温度)

酿造工艺的三大核心要素
独特的气候环境和独有的微生物圈
对于白酒而言,地理环境与气候对酒体的影响颇大。而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地正处于北纬26°的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镇。这里有河谷,也有高山,具有南亚热带至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温昼夜温差大,为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酿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年平均气温在19℃~21℃之间,全年无冬,非常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酿造的酒体更具“清、爽、醇、净”的特点。

(出酒)
天然形成的古井山泉水
俗话说 :“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粮为酒之肉。”在酿酒过程中,水是酒的命脉,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使用天然形成的古井山泉水。古井山泉水酸碱适度、微甜爽口,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共同孕育了老渡口白酒的醇香与回甜。

(场内古井)
独有的“三粮酿造法”工艺
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以小麦、高粱、大米三种粮食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酿造方法和酿造工具,需经过配料、浸泡、蒸煮、糖化发酵、小曲培菌、摊晾、蒸馏等近30道工序以及3年以上的窖藏酿造而成。
此外,它还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排除异香和邪杂气味。加之传承人精妙的酿造技艺,成就了酒体“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的特征。


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
一直坚持古法酿造的老渡口小曲清香型白酒,追寻着攀西大裂谷的历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攀西地区气候特点的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其尽可能地保留着技艺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促使了攀西地区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文化的活化发展,再现了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

除大力提升该传统技艺外,相关酒厂还通过创新产品、培养人才、推广宣传,提高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100余名农民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扩建实训基地,培养并扩大传承队伍,提升了后辈对此项技艺的认同感及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