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坛
宗
旨
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2023机械工业传动行业融通创新论坛”于2023年8月17-18日在杭州即将召开!
论
坛
宗
旨
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加强政策引导、突出示范引领、增强数字赋能、产业链协同;探索机械传动行业融通创新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构建机械工业产业链与传动装置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加大资源共享、强化产业链韧性,做强供需对接、扩大市场空间,提升要素保障、降低运行成本,助力机械传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知
名
专
家
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与趋势
汪俊龙
中国信通院两化所智能制造研究部副主任
长期从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装备数字化等领域的相关软科学研究、国家部委政策支撑、横向项目交付等工作,支撑编制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四部委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等重要政策,发布了《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研究报告 智能工厂》、《工业数字化智能化2030》等白皮书报告,核心参与编制ITU-T 智能制造绩效评价模型等标准,同时担任ISO TC184委员会委员。
推进精益数字化制造与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
许立红
爱波瑞集团副总裁国务院国资委精益运营特聘讲师
知识产权助力机械传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马燕
企业知识产权资深专家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专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知识产权处原处长,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数据库专家、商业部海外维权知识产权专家数据库专家,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第三届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专家,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专家团专家,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大湾区知识产权研究院专家、“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规划编制指导专家组专家等。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据库专家,重型燃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
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工作,曾在美国菲利普石油公司培训企业知识产权及许可证贸易管理,日本石油公司培训企业管理,曾任两届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专利委员会委员,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Q185委员会委员。
机械传动企业成本压力要靠技术创新化解
勾建辉 博士
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勾建辉博士本硕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并任教九年,获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入职德国FAG集团,后任舍弗勒大中华区CEO至2013 年, 领导舍弗勒集团在华业务从1998年五百万欧元发展到2012年的十四亿欧元,企业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和滚动轴承市场的领军者之一。
曾任民企上市公司南京高精齿轮设备集团(南高齿)董事总经理 , 领导公司齿轮业务管理升级和全球化战略的落实,实现业务高速发展并进入全球风电传动行业领军行列。
曾任德国克诺尔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产业集团集优机械股份董事总经理。
2021年加入德国弗兰德集团担任中国区主席兼CEO,领导制定2025战略规划与实施,基于市场制造业升级和低碳发展的双重机遇,重建企业文化,组织与人才升级和业务创新,带领弗兰德团队全球客户和本土客户实现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数字化转型已成共识,机械传动行业未来工厂如何建?
顾欣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数字化企业总监
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计算机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
在西门子工作超过17年,负责过产品管理,业务领域管理和销售管理,是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域业务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负责西门子数字化与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在中国的业务。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从整体咨询规划, IT与OT结合的落地实施到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端到端一站式数字化旅程。
对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有深刻理解和洞见,为国内很多家企业提供过数字化转型的咨询和落地实施服务,与客户共创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运营优化和工业互联网架构软件服务等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北京市“凤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齿轮传动行业困境与出路
汪中厚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
采用虚拟啮合基准面 ,完成广义齿面的误差齿轮弹性啮合理论。该理论突破传统的经典几何齿轮啮合理论,对各种齿形齿轮采用统一的虚拟数字化基准面,构建成实际啮合的数字化复合齿面,完成普遍性误差齿轮的弹性啮合理论。摒弃传统齿轮线柔度概念,导入全齿面齿轮点柔度系数点阵数据,开发成功渐开线齿轮与螺旋锥齿轮的设计与接触仿真软件,克服了有限元计算量大时间长的缺点,可以进行快速大量计算,从而可以迅速得到最佳设计齿面。该仿真系统能够全面评价全齿面、每个瞬态的接触斑点、接触应力、弯曲应力、瞬时温升、振动激振力、磨损状态等齿轮啮合瞬时及全齿面数字化动态性能数据。特别是FFT分析的齿轮振动激振力指标值的开发,攻克了评判齿轮振动噪声大小指标值这一世界难题,属于国际首创。提出齿轮由过去面向图纸制造到面向性能制造的概念,实现齿轮的设计、仿真分析、加工制造、在线检测等齿轮关键技术链的集成化。
在ASME、JSME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所开发技术已经相继在汽车变速箱行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行业,航空业等以及其他众多齿轮行业公司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蜗杆传动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陈永洪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ISO齿轮技术委员会(TC60WG7)蜗杆传动工作组专家,全国减速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一直致力于蜗杆传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重载蜗杆传动、精密蜗杆传动、微小模数蜗杆传动等。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军工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件,研究成果应用于火星车、舰载机、无人机、两栖飞机、攻击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特种机器人、陆战车、重庆轻轨、光伏光热追光系统、新能源汽车及机床四/五轴精密转台等领域。
先进电池未来发展与机械制造产业
阳如坤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风电传动系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孟高强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能研究院传动与子系统主任 高工
任职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风能研究院传动与子系统主任,高级工程师。
负责风电机组三大机械传动系统及子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并拥有超过16年大型风电齿轮箱开发经验,主持开发的6.45MW、8.0MW、16MW等多款海上机组风电机组传动链,连续多年被国际风电权威杂志“Windpower”获评为“全球最佳风电传动链”。
机器人减速器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张跃明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
了解更多 请扫码
报名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