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调整VS酒企逆增,白酒为何会如此“魔幻”?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05 11:56:13
25

今年显然更为“魔幻”。上半年,白酒多层面发展承压,产品价格倒挂、经销商库存高企,市场充满了挣扎的声音。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1-6月,全国规上白酒企业产量209.7万千升,同比下降14.8%。2016年以来,白酒产量首先显现两位数下降。但是,头部酒企却仍在高增长。近期,上市酒企相继披露半年预报,头部酒企无一例外高增长。一个池子里的水在减少,但长在池子里的大鱼还在长大。魔幻不魔幻?自2016年创造1358万千升后,白酒产量一路下滑。2022年白酒产量为671万千升。相比高峰,如今只剩一半。剩一半也没到谷底,白酒的产量还在加速下滑。2016年开始,白酒产量下滑速度维持在个位数。进入2023年,白酒产量开始两位数下降。1-3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48.3万千升,同比下降19.0%。其中3月份下降29.2%。4月份继续下降28.1%,5月份下降14.7%,直到6月份以4.5%止住,但整个上半年下滑了15%。白酒减产趋势进一步加剧,这符合行业的现状。无论中国酒业协会还是酒企、酒商均认为“中国酒业已经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阶段”。产量两位数下滑,更加证实了“调整”的存在。分析来看,产量下滑最狠的仍是中小酒企。今年上半年,行业调整和市场消费低迷,让经销商对未来的预期不高,动作全部围绕着“去库存”。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中小酒企都是‘以销定产’,因为它们的产能和储能有限。面对经销商预期下滑,这些酒企降低了产量目标,所以表现在整体上会有大幅下滑印象。”还有看到一个重要因素。2022年6月1日,白酒新国标开始实行,明确提出白酒必须是固态法酿造,不能含食品添加剂。这就导致1-5月一大批产品去年属于白酒,今年成为调香白酒。这些产量剔出去的白酒统计范围。所以今年1-5月白酒产量下滑幅度较大。上半年,行业调整压力袭来,经销商压力暴增,但头部酒企仍在交出两位数增长数据。上半年,贵州茅台营收同比增长18.8%左右,净利润同比增长19.5%左右。在今年经济环境下依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速。山西汾酒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98%左右,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5.15%左右。公司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产品实现较快增长。非上市公司贵州习酒在7月5日宣布,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3%,如期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一面是白酒产量出现两位数,市场经销商陷入“卖不动”痛苦。另一方面,头部酒企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甚至出现跨越式增速。白酒为何如此“魔幻主义”?首先,是存量竞争下的“强分化”趋势延续。这轮行业“强分化”还没有结束,调整只会加剧存量竞争。中小酒企减量,但头部在积极扩产,并且开始下沉产品、市场。此消彼长,头部酒企通过挤压中小酒企保持增速,这也是行业今年一再提到的“内卷时代”。其次,头部酒企被“增速惯性”绑架。白酒行业和市场进入缓增长趋势。这对头部酒企来说是暂时没法接受。很多头部酒企领军人是“空降兵”直达,是带着更高发展任务而来。此外,多年增长惯性,让酒企已经习惯了高速度增长,突然降速无法接受,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在存量时代实现高速增长显然是不能走原有路径,只能选择向下游渠道持续压货等手段。以此看,头部在特殊阶段的“逆势增长”,属于一种“增速绑架”。
文章来源于:经纬商评,转载仅用作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文末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