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2023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第四期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28 22:21:02     59

维修改造是对未来的投资,设备维修和改造是生产力。企业注重加强设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严格设备维修全过程的管理,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设备维修管控能力不断提高,设备维修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实践证明,企业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开展设备技术改造,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与效率,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企业积极探索建立适合生产实际需要的维修管理体系,对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充分利用和整合了设备内外维修资源,明显改善了设备维修管理。

1.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检修试验分公司实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蓄能机组检修策略,通过对故障模式、故障后果及应对策略的全方位梳理,分析设备全部故障模式及故障后果,优化现有检修维护策略,提升了自主检修试验能力,优化和缩短了检修工期,所属蓄能电厂设备可靠性指标不断提升。2.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光伏电站数字化生产与智慧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实施后,通过无人机系统、双视云台和利用旧摄像头代替每周1次、耗时2天、2人(不含驾驶员)执行的场区防火巡视工作;使用双视云台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场区防火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可缩短2小时安全风险发现时间;通过故障定位导航功能,每次检修平均节省2小时故障定位时间。

二、严格设备维修全过程管理

企业制定维修管理制度,规范维修管理内控流程,严格维修外包管理,严控设备维修成本,加强备件管理,并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和修改代制,有效缓解了设备维修费用不足的难题,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1.浙江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区域运维模式下的光伏电站清单式外委模式研究成果,通过对电站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编制外委检修维护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确定检修外委维护工作合作对象,签订外委服务合同,按照项目清单进行检修外委维护。通过实施提高了区域光伏电站运维能力,降低了运维成本,实现企业自主运维能力、逐步培养了专业化检修队伍。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状态感知—发现问题—检修维护—解决问题”为一体的海缆本体运维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套基于海缆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及现场作业规范,创建了海缆运维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及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支国内独有的超高压、长距离、充油海缆运维团队,保障了国内最长距离、最大水深也是国内唯一的充油海缆的安全。

三、大力开展维修技术创新

设备维修技术是为保持、恢复和改善设备技术状态,对设备及其组成部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诊断、维护、修复、抢修和抢救措施的总称。

1.中国长江电力公司激光熔覆技术在推力瓦修复上的应用成果,首次将激光熔覆新技术应用于推力瓦表面巴氏合金的修复,成功完成了一整套推力瓦的修复工作,修复后的推力瓦通过了各项检查和性能测试。2.江苏核电有限公司VVER与M310百万机组电气主设备性能提升与检修工艺创新项目,在核电主变缺陷经验反馈的基础上首创了核电厂500kV主变感应耐压水平提升到740kV,同时发明了主变GIB接地方法,解决了进口主变故障多发的问题,使得主变成为全球核电耐压等级最高的500kV变压器,显著提高了主变运行可靠性。

四、积极做好设备技术改造

在设备技术改造方面,企业注重对性能下降、工艺匹配不良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探索走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装备发展新路子。

1.大唐辽源发电厂煤电机组储能与深度调峰的热电解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改造前机组调峰能力不足,无法在调峰时段获取调峰收益;改造后提高了机组供热能力,增加调峰深度60MW,同时释放灵活性热水储罐调峰能力,实现供热期深度热电解耦。2.针对当前各级航电枢纽普遍存在运行条件偏离设计工况的问题,导致机组面临稳定性变差、出力不足、调速系统难以满足电网要求等难题,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梯级航电枢纽提质增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改造方法,优化了一次调频计算方法,发明了一种减小调速系统机械死区的装置,成功解决上述问题,年增加发电量2626 kWh,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80多万余元。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金桥供电分公司配电线路智能广域同步监测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提出了一种提高配电线路运维自动化水平的工程实践方案,无需进行大量配电网升级改造,通过部署项目研发设备及配套系统,可有效提升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识别及定位的准确性,有效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4.珠海经济特区广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汽轮发电机整机国产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解决全进口746MW汽轮发电机转子频发性匝间短路、定子铁芯端部多点过热及集电环运行温度高等系列故障隐患,实现国产发电机整机与进口三菱汽轮机轴系配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增加发电机内部、集电环和励磁小室在线监测装置,全过程监测发电机运行工况,大大提高发电机安全运行水平。

五、加强备品备件管理

1.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核电厂备件管理优化成果,以秦山核电一厂备件管理模式转型为例,通过探索备件“零库存”和联储联备模式,从供给侧实现优化;通过采用“战略备件+基于定额的储备+工单需求”的备件需求策略,以备件储备定额策略为载体,基于大数据分析,从需求侧进行结构优化。在物资编码数量和有效性上、定额设置结构和库存结构合理性上、库存金额的压降上有了显著的提升。2.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以经营管理数字转型升级为契机,以降库增效为目标,综合储备库存物资在锁定占用、评估鉴定、转让及报废等各环节,将库存物资从逻辑上进行分库管理,设定预维备件库、定额备件库、待梳理库、待转让库亟待报废“五大逻辑库区”,制定跨电厂库存物资共享机制,研发工单备件需求的跨电厂预留锁定、调拨转让及结算等功能,有效解决长期困扰的库存冗余积压、总量把控不准以及冗余无法及时消纳的问题。3.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核电企业基于精准化的备品备件储备定额管理成果,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确定定额编制原则和纳入定额的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经济的定额储备,开发并应用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自动触发采购需求,并建立定期评估、优化机制,既确保一定的安全库存,又节约生产成本,实现群堆模式下机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二元动态平衡,从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设备医生APP

设备医生守护设备健康

如需获取以上成果文件,请下载 设备医生APP

设备专家网推出2023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典型案例推广专题,明日将发布《第五期:着力做好设备节能减排管理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敬请期待。

往届回顾

第三期:着力做好设备运行管理与技术创新,努力实现设备安全经济优化运行
第二期:着力做好设备研发和前期管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第一期: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企业设备管理体系持续完善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