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驻金凤法院工作站、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在金凤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挂牌。金凤法院行业调解的“金凤实践”再添新力量,开拓“法院+行业调解”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格局,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驻金凤法院工作站挂牌成立,源自金凤法院“法院+行业调解”模式的成功经验。
2018年以来,金凤法院连续五年法院人均收结案数是全区法院法官平均数的2.5倍,法官人均收、结案数、诉前分流及化解案件数稳居宁夏法院之首。面对全区法院最尖锐的人案矛盾,金凤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治理大格局,持续升级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金凤模式”,有力减少进入诉讼纠纷数量。目前,金凤法院已建立人民调解、银行业调解、保险行业调解、工会调解、工商联商会调解等14个调解工作室,注册特邀调解组织25个,注册特邀调解员241名,全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2018年以来(截至2023年7月23日),依托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金凤法院诉前调解分流纠纷54296件,化解成功29947件,调解成功率55.15%。今年以来(截至2023年7月23日),诉前分流纠纷9121件,化解成功5789件,调解成功率63.47%。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驻金凤法院工作站挂牌成立,彰显了金凤法院“法院+行业调解”模式的创新探索。
2022年以来,金凤法院与金凤工商联着力构建金凤法院、金凤工商联“126”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即建立一个联席会议机制,设立金凤区商会调解委员会及阅海湾企业家联合会2个调解组织,构建开门办案、普法宣传、联合调研、信息反馈、绿色通道、破产联动等“六位一体”的权益保护网络。该联系机制入选全国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20-2022);2023年金凤区商会调解委员会作为宁夏唯一的调委会被区、市工商联推荐为全国第一批“商会调解之星”报送至全国工商联。调解员马建蓉多次进入宁夏法院诉前调解案件量全区前十名。金凤法院与金凤工商联在全区法院和工商联系统中率先推进首创机制、取得首位成绩、达到首善效果,为“法院+行业调解”的其他创新举措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驻金凤法院工作站挂牌成立,延伸了金凤法院“法院+行业调解”模式的服务触角。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的工作开展依托特邀调解组织,采用线上与线下模式为纠纷双方进行调解化解矛盾,现有调解组织200余家,特邀调解员1600余名,调解员的身份主要是退休法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教育科研机构学者、企业家、商会人员、行业专家学者及其他社会人士担任调解员,调解员覆盖全国四级法院,各调委会可通过调解员人才库实时对接,并在线开展调解工作。此次金凤法院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的对接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驻金凤法院工作站的挂牌成立,坚持“提质效 、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高效化解企业矛盾纠纷,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地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驻金凤法院工作站挂牌成立,凝聚了法院、工商联及中小企业协会的集体智慧。
2023年3月17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金风区法院开展实地调研并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座谈交流。各方就工商联商会调解工作的典型经验及进一步与中国中小企业调解中心、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开展诉调对接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2023年4月21日,自治区高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领域矛盾纠纷在线诉调对接的合作备忘录》,金凤法院率先在全区法院中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完成对接并实际开展工作。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实现“总对总”对接,在线开展调解工作。建立“点对点”诉调对接联系机制,宁夏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委员会符合条件的调解员共计12名,已全部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根据辖区中小企业领域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下一步工作中,金凤法院将充分发挥利用中国中小企业调解中心人才库的调解力量和专业化人才齐全的优势,结合已取得的行业调解工作典型经验,推进中小企业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中小企业高效率诉前解纷、低成本参加诉讼发挥积极作用,营造更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金凤法院将不断总结行业调解经验,构建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新型行业调解工作机制,发挥金凤法院首府城市核心区法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行业调解新版“金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