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关村产业研究院|王林通
新加坡生物医药初创公司NovusThera获中创投集团香港公司战略投资
中国国际创新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对新加坡生物医药初创公司NovusThera进行战略投资。NovusThera是一家专注于靶向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旨在改变全球癌症患者的治疗现状。这次投资旨在支持NovusThera加速产品研发,扩大市场份额,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公司简介】Tokai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前列腺癌和其他激素驱动疾病的治疗方法。它的主要候选药物是galeterone,一种口服小分子药物,正在进行各种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该公司的雄激素受体降解剂药物发现计划专注于为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疾病(包括前列腺癌)患者鉴定和开发化合物。2021年1月4日,Tokai Pharmaceuticals宣布正式更名为Eledon Pharmaceuticals, Inc.
IHS智触完成Pre-A轮融资,加速推进研发与市场发展
触觉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领先者—IHS智触成功获得新一轮Pre-A轮融资,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轮投资方为海南高睫。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智能触觉技术研发、内镜手术教培机器人产品推广、汽车智能座舱研发及市场开拓。
【公司简介】深圳智触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触觉技术平台及其应用的研发的机器人科技公司。公司拥有软、硬件直至核心算法的全部知识产权。公司专注于医疗手术仿真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拥有软,硬件直至核心算法的全部知识产权。
佳沐垚医疗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加速推进震波治疗系统的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工作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公司佳沐垚医疗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获得多家专业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由弘盛资本、元生创投领投,海脉德创投跟投。公司在融资完成后将加速推进震波治疗系统的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工作,并同步推进多个新产品研发、动物实验、型式检验等工作。
【公司简介】上海佳沐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30日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是一家高端介入医疗器械设计和制造企业。公司聚焦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临床方向棘手的病变治疗,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且可负担的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
卡本医疗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加速产品线研发、临床及商业化布局、推进产品入院
卡本医疗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老股东金鼎资本持续加码,资本市场持续支持并看好卡本医疗发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产品线的研发、临床及商业化布局、推进产品入院,建立培训基地推广新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为中国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公司简介】卡本医疗成立于2018年4月,聚焦于非血管介入治疗领域,以影像融合超声平台技术为基础,为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康复科等手术科室提供全套设备和手术耗材。卡本医疗的核心产品VENUS实时多模态影像融合超声诊断系统不仅可凭借高效便捷的辅助定位追踪病灶、规划穿刺路径,还可快速精准引导建立介入通道,把非血管介入手术可视化、术式简单化,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效率。
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FQD-A1600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33220706)。FQD-A1600是博日科技近年来的集大成之作,在功能上和之前的设备相比较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够真正实现“样本进,结果出”。这类型的设备目前在市面上还是比较稀缺的存在,博日作为国内PCR仪器领军制造企业,该设备的获批也是目前以博日、宏石、雅睿等主营PCR仪器的国产企业的代表之作。
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申报的“球囊封堵微导管(商品名:OccluFar封游®)成功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33030996。此次获批的“球囊封堵微导管(商品名:OccluFar封游®)系国内第一,全球前三,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产品的特殊临床意义在于其既有传统微导管的输送功能,又兼具球囊导管的封堵功能。
《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发现,亚油酸这种常见脂肪酸在被摄入体内后,经由肠道微生物转化为共轭亚油酸,它是诱导小肠中产生一种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CD4+CD8αα+上皮内淋巴细胞所必需的,研究还揭示了具体的诱导机制,并且在小鼠中证实,如果缺乏这类细胞,会加剧肠道病原菌感染,例如伤寒沙门氏菌。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为哈佛医学院的Dennis Kaspe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宋昕阳研究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蕾教授团队对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了两种PCOS易感性不同的患者之间及其与癫痫不伴PCOS的患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癫痫患者对PCOS的易感性存在异质性,并且可能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因此,临床上通过基因筛查等手段筛选出更有可能合并PCOS的癫痫女性患者,使其能够在早期接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患病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刘启发团队在Lancet Haematology(IF=25)在线发表题为“Sorafenib maintenance after allogeneic haem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FLT3-IT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long-term follow-up of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索拉非尼维持治疗进行了1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3期试验的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延长随访,与非维持治疗相比,移植后维持索拉非尼与改善长期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相关,进一步支持该策略作为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标准治疗。
中山大学宋立兵、林楚勇及李隽共同通讯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6)在线发表题为“Inhibition of DPAGT1 suppresses HER2 shedding and trastuzumab resistance in human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抑制DPAGT1可抑制人乳腺癌中HER2的脱落和曲妥珠单抗耐药性。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膜结合的DPAGT1蛋白通过小泡途径内吞并逆行转运到内质网,DPAGT1诱导脱落酶- ADAM金属肽酶结构域10(ADAM10)的N-糖基化,以确保其表达、成熟和激活。这些发现揭示了HER2脱落的重要机制,并提示靶向DPAGT1可能是治疗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的一种有希望的策略。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汪敏先研究组与美国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Amit V. Khera研究组合作,在利用冠心病单族裔及单疾病遗传关联信息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整合不同族裔人群背景及多个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信息的全基因组多基因风险评分新模型——GPSmult。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超过了美国临床预防医学领域用于评估个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金标准”——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合并队列方程组(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ooled Cohort Equations),大幅提高了利用基因组遗传信息预测个体未来患冠心病风险的准确度,能够进一步改善约40%个体的风险预测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7日以“A multi-ancestry polygenic risk score improves risk prediction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为题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该成果有望在冠心病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识别及精确分层上发挥作用,促进冠心病精准防治。
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袁莉和上海交通大学钱昆共同通讯在Gut(IF=25)在线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plasma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s a novel tool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 large-scale, multicentre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建立基于血浆代谢信息的胃癌诊断和预后模型。为了验证血液代谢物在G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该研究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验证的回顾性研究,并使用纳米颗粒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记录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GC特异性血浆代谢指纹(PMFs)队列,并构建了由21个代谢物组成的胃癌诊断模型,其在验证集中的AUC值达到0.907-0.940,并在264例前瞻性队列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AUC:0.855-0.918)。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血浆代谢物可作为早期检测胃癌的生物标志物,为胃癌患者早期接受根治性手术和改善生存预后提供了机会。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正大天晴申请的1类新药lanifibranor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开发用于治疗伴有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成人患者。公开资料显示,lanifibranor(拉尼兰诺)是一种口服PPAR激动剂,正大天晴通过一项超5000万美元的合作,获得了该药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设备再添要员———Shimadzu RF-20A XS荧光检测器。平台成立于2011年,是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创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的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由尚科生物负责管理与运营,内有660平方的专用场地,旨在为园区内外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生物医药研发的技术和测试等公共服务,以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加速研发进程、促进企业和行业发展。
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市海埂会堂召开。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肺炎链球菌系列疫苗的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喜获云南省202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省委书记王宁也为沃森生物牵头的云南疫苗实验室授牌。云南疫苗实验室以国家健康规划为导向,以云南产业需求为核心、通过整合云南省优势产学研资源,秉承规范化、创新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理念,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力争突破疫苗生产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基础研究核心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研发并产出一批全球疫苗产品,实现颠覆性集群式突破,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学会及重庆抗癌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消化外科学术会议于重庆召开,阿肯医视云受邀出席会议。在此期间,于7月22日,“消化外科道与术—腔镜外科新视野”分会场,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俊江教授重点介绍的禤刀数字化远程外科平台,引起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他分享了禤刀远程外科实践项目的具体操作和远程临床手术带教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在案例中展示了阿肯医视云开发的禤刀系统,其与多种医疗器械信号连接能力,四路视频,动态及静态的同步标注以及融合的5G和4K的技术,都突出了其操作便捷、图像优质、稳定的性能,实现了器械厂家的远程跟台及协同支持,确保远程手术指导过程中的精准度。
位于康桥工业区南区B03F-02地块的翌圣生物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70599.71平方米,总用地面积23485.6平方米,建设包括总部、研发及公司分子酶产业化基地、重组蛋白产业化基地、抗体产业化基地、质检平台等,搭建生物医药核心原料技术平台的矩阵基地——“单平台过硬-多平台布局-多平台交叉”,深度赋能生命健康产业。
康万达首个溶瘤痘苗病毒产品hV01的I期临床研究,在临床组长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给药,病人状态良好。hV01是由康万达主创团队自主开发,且具有完备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溶瘤痘苗病毒项目,该项目为康万达“肿瘤系统免疫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平台下首个项目,在双基因敲除的骨架病毒上插入免疫调控因子IL-21,诱导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作为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标志因子承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交叉反应,实现多种实体瘤的治疗。hV01项目拥有完备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范围覆盖了物质、应用、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为细分领域的领先者。
浙江省经信厅发布了《关于浙江省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微策生物新入围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启动“两改善两提升”工作。该委要求,聚焦改善就医体验、改善护理服务、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临床专科能力4项任务,力争在3年内建立更加健康高效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了解,截至目前,该省共建立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6个、实习基地76个、中华护理学会京外临床教学基地19个,已培养省级专科护士1548名、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218名。江西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修订了省级医疗质控中心管理规范,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三级医疗质控组织体系及48个专业省级质控指标体系。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进一步加大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帮扶支持力度”的建议,国家医保局日前答复称,目前尚难以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医疗救助标准以及各级财政负担比例。该局将会同财政部,统筹加大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投入,支持各地做好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和直接救助工作
END

原创声明:转载请注明“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并保持文章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