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从白酒第一经销商看白酒的渠道库存压力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25 05:44:47     33

在学习一些白酒公司的时候,一直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白酒公司会不会向下游经销商压货,像古井这样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的企业会不会有经销商被压库存的情况,尤其疫情三年,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可是白酒行业业绩非常靓丽,不免会有向经销商压货的情况出现。洋河历史上2019年就有替经销商去库存的问题,导致失去了三年的增长,行业老三仅剩营收,净利润已经被老窖、汾酒追赶上。

在纠结白酒企业向经销商压库存的问题上,在财报学习群大家就觉得干脆拿一家白酒经销商上市企业来看看,就选择了华致酒行。

一、华致酒行生意的经营概况

华致酒行是一家精品酒水营销和服务商,服务于酒类流通行业。酒类流通主要是指酒类商品从生产领域向销售领域的流动流程,包括采购、储运、批发、零售、宣传以及服务等与此有关的系列活动。

目前,批发分销仍然是酒类流通的重要方式,从事着批发分销活动的经销商活跃于酒类流通市场。酒类经销商有着区域特性,在从酿酒企业拿到产品后,分销至其他经销商或零售商,最终传递到消费者手中。近年来,基于电子商务的成熟和物流运输的支持,酒类产品开始通过电商渠道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越来越多的酒类销售企业借助互联网向酒类电商平台发展,形成了新的运营模式,包括生产企业+ 、纯线上电商和 O2O 两种模式。

华致酒行是国内领先的精品酒水营销和服务商之一,以精品、保真、服务、创新为核心理念,依托多年构建的遍布全国的酒类流通全渠道营销网络体系,以及与上游酒类生产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发及遴选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持续为客户和广大消费者提供白酒、进口葡萄酒和烈性酒等国内外优质中高端酒类产品和多元化的服务

2018年上市前,招股说明书披露华致酒行的营业收入主营白酒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5%,其中茅台酒占比49%,五粮液酒占比41%,其他白酒占比10%。其实就可以把华致酒行看做一家经销茅台和五粮液的公司。

茅台酒作为超高端白酒,市场供不应求,五粮液也是高端白酒的领跑者,在看到华致酒行的营业收入的时候,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华致酒行并不能作为一个白酒经销商的代表,以销售次高端、中高端白酒的经销商会比华致酒行苦逼很多,华致酒行销售茅台就是直接在捡钱(普茅969元的出厂价和3000元零售价具备极高的利润),销售五粮液也比其他白酒具备更多利润或者周转更快。既然选择了华致酒行,那就继续学习这家白酒经销商。

二、梳理的一些数据

 

我没有非常详细的看到年报的每个细枝末节,仅针对我感兴趣的问题“白酒企业对经销商的压货”罗列了我感兴趣的一些数据。

1.营收、净利润、存货、毛利率的分析

首先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营业收入从2018年上市至今是快速增长的,4年增长3.5倍,用股市的话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股了。但是净利润的表现不稳定,2017年到2021年有小幅增长,到了2023年出现断崖式下滑,必然有原因。

首先是营业成本的快速提升,在财报学习群大陈和唐淳的交流下,大致有两个逻辑能解释2022年毛利率下降:

第一,华致酒行以前从同行经销商拿货,会有普茅和五粮液搭配一些其他系列酒,到了2022年,公司发现普茅和五粮液自带强大品牌力周转快,不需要推销即可出售,搭配的其他系列酒推销后不好卖,就改变了模式,从同行那里相对往年高价拿货茅台和五粮液,但是不再搭配购买其他系列酒了。这样,体现在报表就是整体拿货成本一下上涨了许多,营收也增长许多。关注一点,这种方式不会增加公司的存货或者增加较少存货,因为茅台五粮液属于白酒中的抢手货,好卖。

第二,华致酒行2022年全年拿货不变或略有增长,但是销售不畅,这样就是营收和成本增长不变或略有增长,但是存货会增加。

从报表数据看,2022年营收增加12亿,营业成本增加16亿,存货增加4亿。数据来看,更符合第一种逻辑,就是高价取得同行经销商的茅台五粮液再出售给下游,这就体现营收和成本的增加,同时成本高于营收的增加,体现在存货增加,这样是可以达到逻辑自洽。

2.现金、负债、存货的分析

2019年现金较去年增加8亿,主要原因是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9.7亿所得。

有息负债2017年到2021年都平稳在5亿上下,2022年突然提升到14亿,公司向银行贷款这么多钱,干嘛呢?要知道账上现金只有12亿,短期借款已经超过了流动现金,这是危险的信号了。负债端增加了9个亿,对应到资产端是增加了什么呢?

预付账款增加了8亿,存货增加了4亿,这就明白了,公司贷款给酒企提前预付账款和提货了。这明摆着2022年酒企向经销商压货了,经销商已经出现用银行贷款来预付酒企货款了。实力强大的华致酒行尚且需要贷款来预付货款,那么其他经销商至少也是和华致差不多的情况或者更差。

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大致有了答案,白酒经销商是个苦力活呀,其实本质上就是个黄牛生意呀,花钱从酒企获得商品,然后加点价格卖给下游,而且从酒企那里拿货非常被动,都要提前支付现金。

华致酒行作为白酒经销商第一上市企业,经营商品绝大部分是茅台酒和五粮液,从报表上也能看出这两年有存在压货的现象(更多应该是系列酒),以点窥面,其他中高端酒企的经销商也必然会存在压货情况,而且这已经是行业内的规则了。

这是古井财报学习群唐淳兄整理出来的华致酒行的存货情况,从存货库存4344千升上升到5379千升,同比增长24%,瓶单价却从353元降低到321元,同比下降9%。能推断出增加的库存更多是茅台五粮液以外的其他普通白酒。

参考学习唐淳兄“从华致酒行中的存货,是否能提前看到白酒景气的拐点?

至于当下白酒周期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我的观点是,未来三年还会是中高端白酒的增长期。两个原因:1.品牌集中度提升;2.消费升级。

茅台、五粮液、洋河、古井等多家酒企在年报中提到行业趋势:市场需求会向头部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倾斜,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未来具备强大品牌力的酒企会逐步占领中小白酒企业的市场份额。“少喝酒、喝好酒”的大众消费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未来人们会选择高品质的白酒,差不多就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大家会更乐意购买高价格的品牌白酒。

白酒周期的拐点在哪里,我没有能力来预测,从白酒行业整体来看,处在金字塔塔尖和塔基的白酒公司是受周期影响最小的,体现在具体公司就是茅台、二锅头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小,受白酒周期影响的主要就是300--800元价格带的商品酒。具体在周期变化中对公司是怎么样的影响,我也不知道,即便是专注白酒生产经营多年的公司管理层,亦或是浸淫白酒销售多年的经销商也未必能提前预测。

文末是对学习华致酒行的收获小结一下:白酒企业向经销商压货是固定的规则,是白酒行业强势的体现;未来多家白酒公司释放产能会侵占其他中小白酒企业的市场份额;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一直都在,具体经销商受到多少压力(或者说经销商的库存极限)无从得知。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