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集地质灾害监测,深化监测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

7月6日,工程测绘公司党支部、地质机械厂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为“聚集地质灾害监测,深化监测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的主题党日活动。所行政负责人刘清晓、副所长何运晏参加活动。
全体党员首先参观了位于我所西黄村基地的地质装备科技研发中心。地质装备科技研发中心是为加强地质装备科技研发力度,以RTU研发成果为契机,推动生产模式向高新科技产业转型发展,促进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前提下,在机械厂焊工车间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研发中心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于2023年3月下旬开始实施,历时50天改造完成的。研发中心由办公室、机房、会议室、研究室、检验检测室、组装车间等组成。参观过程中,地质机械厂党支部书记王进卫结合研发中心内展板和实物,详细介绍了RTU应用现状、自主RTU研发背景、研发过程、时间节点、软硬件功能、自主产品特色、匹配传感器种类、产品成果应用、以及如何与现有监测系统融合的方式、如何提供运维服务等,并展望了下一步应用前景及未来研发规划。
全体党员边走边看,参观了研发中心装备的研发设备、仪器,RTU及配套产品生产线、观摩了产品加工流程、检验检测环节、产品的封装过程,然后技术人员对产品功能进行了相关演示。
随后,刘清晓作了主题为“做实主题教育促进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党课。对参加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提出要求:一是要深刻领会此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具体目标。认真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步骤系统学习,学习院、所两级党委专题党课精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守正创新、拼搏进取的强劲动力,加快推进我所高质量发展。认真开展党课宣讲活动。要按照委“学思想、强党性”百名书记党课宣讲活动的要求,在“七一”前后进行党课宣讲活动;二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着重强调学习“10个明确”“14个坚持”“13个方面成就”和“6个必须坚持”;三是运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聚焦我所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京津冀项目为主导,以RTU有力支撑,推动本年任务顺利完成,谋划好明年工作。
会后,两支部党员赴京津冀交通网络监测项目门头沟阳坡园监测站实地参观地质灾害隐患点及自动化监测情况。该站位于门头沟G234国道K335+880—K336+030段,该处为不稳定斜坡隐患点,坡体为人工二级削坡形成的土质斜坡,坡体主要物质为碎石土。安装有雨量站、土壤含水率监测仪、GNSS,裂缝计,倾角仪等多种自动化检测设备。该站点通过自动化监测于2022年7月发布监测预警,门头沟公路分局采取了有效的道路管控措施,交通网络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启动声光预警设施,提醒过往车辆与行人避让,因预警及时,现场处置得当,未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而且该处滑塌隐患点仍存在发生较大规模滑塌的可能性。
在2022年首发监测预警之后,市地勘院、市工程所高度重视,京津冀项目组加强了现场巡视和监测数据动态分析研判,并引进地质装备科技研发中心生产的裂缝计、声光报警器等监测预警设备,用以补充完善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同时用实践检验我所研发中心生产的监测预警设备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经实践应用检验,地质装备科技研发中心生产的监测预警设备在各项性能方面不逊色于市场主流厂商生产的监测预警设备,突破了监测预警设备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这将极大为我所地质灾害监测运维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与保障。
最后,一行参观京津冀交通网络监测房山区佛子庄监测站旧址。该处监测站监测预警及后续治理工作是我所践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手段支撑和专业技术支持的生动实践。2021年成功监测预警后,相关部门在我所专业技术支持下,对该处崩塌隐患点采取治理措施,清除危岩体,整理成多层台阶,培植树木,努力将灾害隐患点恢复成绿树覆盖的青山。我所承担的交通网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就是在山区道路重点弯道、坡道和险段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专业监测设备,提高专业监测的覆盖面,在地质灾害发生前超期预警,提醒道路管理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应用专业技术优势协助相应部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并发挥监测预警系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社会效益、避免经济损失的经济效益以及提升治理效果的环境效益。
通过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不但锻炼了支部党员的党性,强化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落地,也加深了地质机械厂党支部与工程测绘公司党支部之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入了解,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为今后两部门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入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