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依据及主导思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西杏花村是中国酒业的发源地之一,经考古证明,杏花村早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酿酒业已经开始繁荣。1500年前,杏花村的汾清成为国家名酒进入宫廷,并被载入《二十四史》。1200年前,有“小李杜”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使杏花村从此名满天下,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酒业的旅游胜地、白酒祖庭,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散文、戏剧、书法、绘画作品,也使杏花村汾酒集团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酒文化宝库。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地新生品牌如雨后春笋。杏花村汾酒集团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稳占既有市场的同时创新研发、丰富产品系列,2003年进入了中国白酒业的前五强。作为国内酿酒业领军企业,为了全面挖掘和大力弘扬汾酒文化,重塑和提升山西汾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广泛宣传山西汾酒作为中国白酒“老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的名牌地位,特举办此次全国主题诗词文赋大赛。
二、 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2004年4月至2004年8月20日
活动范围: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主办单位: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媒体支持: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
活动主题:中华汾酒 源远流长
活动意义:
短期: 以文学创作的方式诠释悠久的山西杏花村汾酒文化酒文化诗歌征,丰富文化节内涵,使汾酒文化得到全方位、立体式彰显,达到全面造势的效果。
长期: 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稳固“汾酒竹叶青”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既有地位;进一步提升汾酒、竹叶青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大大丰富企业文化资料库;把企业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扩大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社会上的正面影响,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良好铺垫。
三、 征稿细则
“汾酒竹叶青杯”全国主题诗词文赋大赛是中国·山西首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的一个重要项目, 现在特向社会各界征稿,所征集的作品将评出多种奖项,并颁发奖金、奖品及荣誉证书。
“汾酒、竹叶青”杯全国主题广告创意大赛具体要求事项
【主题要求】中华汾酒 源远流长
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酒旅游文化、山西汾酒、竹叶青酒为重点。
【作品要求】
参赛文体形式不限,格律诗、古风、词、曲、古文、赋、现代诗歌、散文、随笔等均可;古体诗词要求合律,内容力求创新。格律诗用平水韵,词、曲要合相关韵书,可用新韵,但要予以注明;作品要求书写规范,誊写清楚,一篇/一首一纸。十分欢迎电子文本,请使用文本格式寄送。
【奖项设置】
金奖1名,奖金、奖品不少于3000元
银奖2名,奖金、奖品不少于2000元
铜奖3名,奖金、奖品不少于1000元
优秀奖20名,奖金、奖品不少于500元
入围奖若干名,精美奖品
【评奖办法】
由主办单位组织国内影视界知名教授、导演进行评审。评委会主任由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从维熙先生担任。
【其他事项】
1、 凡投稿参赛者则视为承认本大赛章程。
2、 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
3、 参赛作品或任何用于创作参赛作品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任何知识产权和专有权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参赛作品中如涉及肖像权、名誉权及著作权等民事责任,其法律责任完全由作者负责。
4、 参赛者同意主办单位拥有其参赛作品的使用权,主办单位可以任何形式、在任何时间将参赛作品进行宣传和展示,参赛者不得有异议;参赛期间参赛者不能将参赛作品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参赛者同意对任何违反前述所造成的纠纷负全部责任,并保证主办单位不受任何损失;比赛结束后酒文化诗歌征,参赛者同样可以拥有在其它情况下使用参赛作品的权利。
5、 寄送参赛作品请注明标题、参赛类别、作者、通讯地址、身份证号、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6、 参赛作品一律不退稿。
7、 大赛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颁奖形式】
1、获奖作品由大赛组委会发专函通知作者本人;
2、颁奖日期随专函通知。
【截稿日期】
自即日起至2004年7月20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凭。
【投稿地址】
作品寄至:北京市24局49信箱“汾酒、竹叶青杯”全国主题诗词文赋作品大赛组委会 收 邮政编码:
联络电话:
联系人:王先生 张先生
查询网站:
电子邮件:
附:大赛评委会主任简介
从维熙(1933~ )
当代作家。笔名碧征、从缨。河北玉田人。195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受到孙犁和屠格涅夫作品很深的影响。同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和小。1953年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54年任《北京日报》文艺编辑、记者。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开始了长达21年的苦难生活。1979年平反后回京,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等职。著有小说散文集《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小说集《驿路折花》,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十个弹孔》(被改编成电影,获文化部1980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杜鹃》、《泥泞》、《遗落在海滩的脚印》、《伞》、《燃烧的记忆》、《远去的白帆》竦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鹿回头》,长篇小说《南河春晓》、《北国草》、断桥》、《裸雪》,以及《从维熙小说选》、《从维熙中篇小说集》、《从维熙文集》等。从维熙作品题材多样,视野开阔,取材于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格调清新隽永。他所开拓的“大墙文学”作品,笔墨震撼人心,格调冷峻沉郁。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白酒门户网www.46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