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被遗忘在民国时期的白酒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19 19:20:25     29

为什么说民国时期的白酒,是被遗忘了呢?

纵观中国酒文化历史发展中,大多历史史料对于酒的研究直接从明清跨越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跨越,让很多人怀疑,这一时期,酒是不是断更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并不是被历史所遗忘,更不是断更,反而这一时期对中国研究发展中国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我看来,这一时期的关于酒的存在,不如说它见证了国家最为动乱的时代,它记录着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屈辱历史。是血和泪融合的饮料,可以被称为“战火中的液态历史”

战火中的液态历史

民国时期中国的主要酒种以黄酒、白酒、露酒、药酒等酒种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位列奖牌总数第一位,其次是浙江、广东。这种名酒分布格局还基本延续了清代名酒中心的地位,可以说民国时候的江浙地区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川贵地区,是中国酒业的核心区域。

在这个时期,我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而不少仿名酒口感的工艺也随之传播——汾酒此时在全国多处均有酿制,便是最好例证。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

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

被忽略的白酒时代

从民国时期国内酒坊参加的各种博览会上获奖的名单来看,白酒的获奖数量仅占所有获奖酒的总数20%不到。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白酒的品名除汾酒、回沙茅酒、白燃酒还具有一定的识别性以外,其他的统一以烧酒、高粱烧、白酒、糟烧等冠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国之前,许多烧酒坊不太重视瓶器瓶型。如茅台酒,在清代使用的酒瓶体积大、质量差且携带极不方便。到了民国时期,为了适应外运需要,才试制了一种圆柱形小口短颈的黄色陶制酒瓶,而这种酒瓶则一直沿用到建国后茅台酒厂成立。

这一时期的酒,见证了中国最为动乱的时候,虽然大多处于战火之中,但对于酒的需求却从未断更过,或许,这就是酒的魅力吧!

END

内容参考四季酒业搜狐账号

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