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探讨 | 侵权假冒白酒案件的法律适用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18 21:52:21     36

点上面蓝字质量云关注微信号 ┊ 


查处销售侵权假冒白酒法律适用的探讨
 作者:曾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7月12日第3版刊登

在市场监管部门日常执法中,销售侵权假冒白酒违法行为较为多见。对于违法货值金额不足以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办案机构通常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定性,适用第六十条第二款处罚。但实际上,一些侵权假冒白酒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笔者建议,对查获的侵权假冒白酒开展抽样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选择法律适用,更好地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目前,对侵权假冒白酒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查处的一般流程是,经商标注册人辨认后出具辨认意见,违法经营者无异议,办案机构即依据该法第六十条第二款作出行政处罚,通常不再将涉案白酒抽样送检。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办案期限较短、办案成本较低,但缺点是可能忽略侵权假冒白酒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处罚力度较小。

根据全国各地各级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仅2023年5月一个月,就有17份抽检信息显示在抽检的白酒中检出甜蜜素,少数白酒还同时检出氰化物、甲醇、铅、糖精钠、三氯蔗糖等指标不合格。合法生产的白酒尚且检出指标不合格等食品安全问题,违法生产的侵权假冒白酒的食品安全状况可想而知。

侵权假冒白酒存在多重危害,它不仅损害商标注册人的商业信誉,而且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理应受到与其违法行为危害性相适应的处罚。因此,笔者建议对查获的侵权假冒白酒开展抽样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此时涉案行为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对应罚则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二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四条。

从罚则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处罚力度明显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罚款,没有“可以”二字,且罚款有法定最低限: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时,并处五万元至十万元罚款,且法定罚款最低限是五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是可以罚款,意味着也可以不处罚款;即使罚款也没有法定最低限,仅规定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时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择一重处”原则,对于销售侵权假冒白酒且检验不合格的行为,应选择处罚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四条查处。具体来说,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检出白酒中含有不得使用的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的,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应当认定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四)项,属于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依据该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处罚。

检出白酒中铅含量超过限量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应当认定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项,属于生产经营“……重金属等…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依据该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处罚。

检出白酒中甲醇、氰化物含量超过限量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应当认定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项,属于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依据该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处罚。

检出白酒中含有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的,应当认定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属于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应依据该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处罚。

此外,销售侵权假冒白酒的当事人往住不能提供合法的购货票据和进货来源,不能证明从具有合法资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处购进,通常不如实说明假酒来源,而是编造理由称涉案侵权假冒白酒为朋友赠送或他人抵债物品,或者系陌生人上门推销等,导致无法溯源。这属于未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进货查验义务,应同时依据该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侵权假冒白酒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如果该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又悄悄修改了推送规则,需读者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点赞”,否则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关注质量云,将质量云【设为星标】(看看加星标的方法!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