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机械行业ETF介绍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18 19:06:00     25

机械企业多为设备制造商,属于国民经济中游。企业采购机械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机械大部分子行业投资导向。下游行业需求回升且资本开支增加时,机械行业景气度提高。但由于下游行业众多,机械设备行业投资机会分散且较多。

根据下游需求的不同,需求可分为逆周期需求和制造业资本开支相关的需求。前者涉及地产和基建等行业,例如工程机械、轨交设备等。同时,这些行业也出现了一带一路的新增量。后者主要分为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两类。通用设备包括机床、机器人、激光等自动化设备,而专用设备主要是锂电池设备、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等。其中,通用设备相比专用设备的周期性更为明显。

本文主要涉及通用设备板块,其中机床和机器人两个细分行业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两个行业均受制造业资本支出的影响。因此,对于制造业资本支出,我们需要关注本轮库存周期的位置,并关注需求回升是否能够带动企业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从而拉动机械投资。

从需求端看,当前企业利润持续下降,导致投资意愿不强,特别是民间投资一直处于低位。M2高增长与民间投资背道而驰,企业对未来需求的信心不足。信贷扩张到投资扩张的传导路径不畅,资金沉淀在企业定期存款比例较高。从库存周期来看,PPI作为库存周期领先指标,依然处于下探通道。2023年5月,PPI同比下跌4.6%,已接近前期2015年12月点-5.9%。

从供给端看,2008年“四万亿投资”产能大扩张之后,2011年开始出清。2016年三季度开始,产能扩张有重启趋势。但是在随后的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的需求下行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低位,新一轮扩产周期被迫中断。2011-2020期间制造业供给端产能充分出清,中国制造业有了更好的起点和基础。预计我国或将于2023年下半年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从而拉动机械设备投资增长。

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装备,被称为“工业母机”。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在下游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是切削、成型、特种加工等基础工艺的载体,同时也是制造业生产线中占比最高的加工设备。

中国是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自主可控是主攻方向。当前因为对核心部件、五轴数控等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24 年将达到 5728 亿元。数控机床中,数控系统成本占比较高,以海天精工为例,仅控制系统占比就达到 22%,如果算上驱动系统和光栅尺,成本占比接近 40%。中长期来看,整个制造业升级将叠加人工成本的提升,同时机床数控化率与海外相比有很大提升空间。

机器人产业中以工业机器人为主。按应用场景,机器人主要分为三大类: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作为通用自动化产品的工业机器人在下游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具有很强的顺周期属性,受益于制造业复苏,长期来看,降本增效是主要趋势。根据IFR的预测,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60亿美元,2020-2024年CAGR约为18%。而国内,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数据,到2024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1亿美元,2020-2024年CAGR约为22%。

外资占据主要份额,国产替代加速发展。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升级,加速行业需求释放。根据MIR数据,2022年国产市场占有率约为35%,但到了23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了41%,同比22年第一季度提高了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国产化速度正在加速。根据中国制造2025年计划,预计国产机器人在2025年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0%。

机器人伴随着全球智能化、自动化浪潮发展迭代。人形机器人成为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下一个重要的发展赛道。例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于2022年9月底亮相。在AI技术的结合下,特斯拉机器人不仅可以模仿人类动作,还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例如物品分类、抓力控制等。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其上游减速器、控制器和控制器的数量大大增加,占总成本的70%,机器人配套产业链规模大幅扩容。

跟踪机械行业的指数主要如下:
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业主题指数 (000812),从沪深市场机械设备产业中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中证装备产业指数 (H11054),从钢铁产业、船舶产业、石化产业、纺织产业、轻工产业、装备产业和物流产业等产业出发,编制相应产业指数。 
中证机器人指数 (H30590),从沪深市场中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 (931521),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涉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航空动力及控制系统、微波雷达、卫星导航、光电红外、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航空航天材料等业务的代表性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细分领域。 
中证机床指数 (931866),选取50只业务涉及机床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从权重和行业分布来看,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业主题指数和中证装备产业指数较为相似。它们的权重和行业分布都以新能源相关的机械设备为主,约占比60-70%。两个指数的第一大权重都是宁德时代,占比均在10%以上,其余标的比较分散。两个指数的区别在于,中证装备产业指数的前十大持仓占比为35%,整体比较分散。而中证机械人指数和中证机床指数分别聚焦机械细分领域,前者前10大持仓占比50%,前三大权重合计占比30%,分别是汇川技术、国电南瑞和科大讯飞。后者前10大持仓占比55%,第一大权重为华工科技,占比超过13%。最后是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主要是军工行业,前10大持仓占比不超过50%,前三大权重合计占比20%,分别是中航光电、中航沈飞和航发动力。整体比较分散。

从业绩表现和波动率来看,这些指数的整体波动率均高于宽基指数沪深300。近3年的表现显示,这些指数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业主题指数,其次是中证机床指数,两者均超过20%。而同期沪深300的表现为-20%。而从近1年的表现来看,跑赢沪深300指数的仅有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和中证机床指数。另外两个指数表现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里新能源相关的机械设备表现不佳。

从ETF的角度来看,成立年限最长的也只有2年左右,大部分ETF的规模较小。目前有2只ETF跟踪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业主题指数,但规模都不到一个亿;有2只ETF跟踪中证装备产业指数,规模大概在1个亿左右;有3只ETF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规模最大的2只超过2亿,其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规模最大。有2只ETF跟踪中证机床指数,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国泰中证机床ETF,规模达到4个亿。仅有一只ETF跟踪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但实际上主要以军工行业为主,规模高达17个亿。

下表为ETF明细情况:

数据来自wind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END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