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不能煮?为什么古代人却喜欢“煮酒论英雄”?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10 12:25:27     18

     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烫酒”“煮酒”的情节,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们,要不要闲情雅致一番,煮一壶酒呢?答案是否定的。

     《白酒分析方法》指出,品酒室温度为20℃ - 25℃,样品要在20±2℃环境下静置一小时,由此可知,喝白酒不能“煮”。


01




既然白酒不能煮,为何还有
“煮酒论英雄”典故?






     煮酒论英雄”发生在东汉末年,这时候酿酒技术依旧不成熟,饮用的酒依旧是酿造酒。古代酿造酒杂质非常多,也有很多有害物质,口感自然不好,饮用之后身体不适。因此在长期饮用过程中,古人发现煮过的酒口感更好,饮后更舒适,“煮酒”就一直流传下来。

     从元朝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蒸馏酒,蒸馏酒能够去除酿造过程中大部分杂质。古人依旧会在饮用之前将酒烫一烫。主要是因为“煮酒”已经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流传下来。其次,当时酿酒技术较现在相差甚远,酒中杂质众多,需要烫一烫以去除杂质。

02




那么现在为何还会出现
“温酒”呢?





     现在“温酒”的意义已经不是去除杂质,而是为了更好的品鉴。在正常情况下,人舌的灵敏温度为15℃-30℃,味觉较为灵敏的温度为21℃-31℃,低温能使舌头麻痹,高温给舌头带来痛感。


      在冬季,酒水如果长期在室外,温度会很低,立即品鉴会非常影响口感,想要让酒体快速升温,需要用温酒器或者将酒提前倒入分酒器中,将其放置在20℃~25℃的温水中,静心等待即可。


     现在,中国酿酒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酒中各种含量都能达到相关标准,也不再需要通过煮酒方式去除酒体中杂质。像华茅酒这类的酱香型白酒,更是饮后舒适不上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因为华茅酒是一年一个周期,要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之后要经过至少三年的封存储藏才能面世。

     如此可知,经过精益求精的精粹酒水,浓缩的都是精华,自然饮后舒适,无需煮沸。若将酒体加热,经过时间沉淀的微量元素,非常丰富的香气成分,被蒸腾去除,破坏酒体协调性,降低酒体在口中的层次感,失去原有风味,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好酒。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