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古典诗词;酒文化【中图分类号】

作者:佚名      2022-05-16 10:01:37     219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ShanxiCoalMiningAdministratorsCollege2016年2月第29卷Feb.,2016Vol.29No.1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中文系,山西五寨036200)要】对酒当歌,吟诗作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酒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诗词名扬中外,中国的酒也凭借其独特的味道以及酿造方法成为经典。古典诗词中往往蕴含酒的元素或者饮酒的情节,“酒”成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古典诗词中,这不仅仅是诗人情怀或者感想的抒发,更是古代诗人的一种哲学观,“酒”为古典诗词创作开拓了辽阔的空间,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关键词】古典;诗词;酒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81(2016)02019803收稿日期:2016-03-02作者简介:吕效端(1975-),男,山西五寨人,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讲师,硕士。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与诗词称得上一对璧人,浑然天成,与生俱来就有着一种缘分,酒运用在诗词中就是作者情感的寄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诗言志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潮流,中国也是一个酒的国度,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元素,从古至今饮酒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没有阶级等级的限制,适合各个领域。

诗词中的酒文化_天猫中酒网酒是真的吗_中华好诗词诗词集锦

文人雅士更是钟爱品酒饮酒,这就奠定了中国诗词与酒的不解之缘,拿酒做文章成了一种潮流,数不胜数的诗词中“酒”的存在形式也各有千秋,酒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诞生了一篇又一篇经典历史佳作。一、“酒”为什么会存在于古典诗词中人类最早的饮酒仅仅是一种生理需求,不掺杂任何文化元素。人类创造了文字以后,饮酒就随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融入到人们生活中,自此酒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中国来说一部诗歌史就是一部酒文化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关酒的诗达到了三分之一例如:“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出自《小雅宾之初筵》,古人饮酒可能更胜于今人。唐朝百废俱兴,也是中国古典诗词最为兴盛的时期,有两千三百多诗人留下的将近五万首诗歌中,拿酒作文章的就有近十分之一,李白称得上是饮酒诗的代表了。在文人的圈子里,饮酒时为了增添乐趣,往往行饮酒令,后来演变为饮酒作诗,酒扬诗魂,有酒的地方就有人作诗,作诗的地方必有人饮酒,酒会引发人的无限暇想,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诗人灵感,诗也赋予酒更深的内涵,很大部分诗人也是酒中豪杰,陶渊明就把酒称为佳人,“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就是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中的抒发。

中华好诗词诗词集锦_诗词中的酒文化_天猫中酒网酒是真的吗

唐宋两代的诗人不仅善饮,更把饮酒当成一种爱好,李白一生共有1500首诗文流传下来,其中有关于饮酒的就有170多首;被誉为诗圣的杜甫诗词中的酒文化,流传至今的诗文共有1400多首,其中与酒有关的高达300多斗酒诗百篇”被后人赞誉;杜甫更是“少年酒豪”,鲜有人知道杜甫嗜酒如命,杜甫才是“朝朝回回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欢”;诗魔白居易更是自称醉司马;李杜更是作有饮酒之诗800首,并且创立了“香山九老”的诗酒之会。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中李清照,谈起酒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所作的“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写尽了诗酒飘零。到了元明清时期,诗酒交融俨然成为一种传“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哪一个不是美酒浇灌出的诗篇,诗美就醇厚。酒,让诗人追风逐电,酣畅淋漓。诗,使酒更具韵味,留香千古。诗人们闲暇时就会小酌几杯,抒发人生感慨,催人奋进;或者仕途失意、想念佳人、怀才不遇、遭遇人生困境时就社会发展研究198会借酒消愁,表达自己愤懑、不满、痛苦的人生情感,借酒抒情,托物言志创作出诸多人生佳作。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李白的“千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韦庄的《遣兴》“乱来知酒圣,贫去觉钱神”都是千古名句,酒不仅仅是诗人情感抒发的催化剂,还是寄情的桥梁,友人践行也离不开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共同回忆美好的时光,憧憬未来,离愁别绪都挥洒在宴席上,带走的是友人的祝福。

诗词中的酒文化_中华好诗词诗词集锦_天猫中酒网酒是真的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千古名句来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除此之外,酒更可以体现边关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气质,与情感的抒发融合在一起更能铸就千古名句。王翰的《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是千古流传,形象的抒发了边关战士悲壮英勇的气质。从这些诗词典范中不难看出,诗是饮酒后的情感抒发,酒更因为诗而千古留名,酒是中国古典诗词流淌不息的血脉,有了酒的融合,中国古典诗词更具韵味、特色,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才得以释放,拥有了豪迈、洒脱的独特气质。二、“酒”与古典诗词的有机融合酒文化的精髓都注入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的高雅品质,有很多文人都留下了品酒鉴赏的作品,斗酒、写诗、作诗、宴会、养生、作画、践行的作品数不胜数,酒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具有时代性,在一个时代,只有将自身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清楚的懂得战争的残酷,了解友人的出征很可能一去不复返,这次的离别也许就是生死离别诗词中的酒文化,但他还是为友人祝福,希望友人早日归来,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期盼,“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不仅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国家和平昌盛的期盼。

天猫中酒网酒是真的吗_诗词中的酒文化_中华好诗词诗词集锦

另一方面诗人身处乱世时,对黑暗社会的无限厌恶,陶渊明这一清高的诗人选择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生活,体会大自然的美好,远离尘世的纷争,虽然对污秽不堪的时代厌恶,但依然热爱生活,回归本真的自我李白,处在唐朝从鼎盛走向失败的时代,文学自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李白虽为人们口中的大诗人,但一生却不尽人意,一生飘泊不定,渴望建功立业然而报复得不到施展,借酒消愁成为常事,虽然为官不久,但却留下了瑰丽的诗篇,将浪漫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把灵魂寄托在山水之中。由于李白怀才不遇的急切心情,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永麟王起义的战斗中,永麟王空有野心,李白又是一介书生,政治上初出茅庐,最后结果导致兵败,李白自然也成为叛党一伙,差点丢了性命,唐肃宗看出李白是个人才,没有处死,将他流放,最后在安徽定居。据说李白死的很惨,醉酒后到了江边,当时的他穷困潦倒,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一生都在写长江、明月,其中都有酒,建功心切、愤世嫉俗,只得追求心中的那一轮明月,追逐不到天上明月,江中明月总可以,于是醉酒后扑到江中捞月,结束了他辉煌又坎坷的一生,将他的灵魂与最爱的长江结为一体。李清照属于酒中女客,由于思念丈夫常常借酒消愁,作词哀怨凄婉,她一生创作的词有四十多首,与酒有关的就有二十二首,“醉”成为李清照词中的惯用字,“沉醉不知归路”等等数不胜数。同样以“酒”为引子,在不同时期不同

中华好诗词诗词集锦_天猫中酒网酒是真的吗_诗词中的酒文化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白酒门户网www.460.net.cn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