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回顾历史时,你会发现,在1978年之前的16年里,茅台酒并不是现象级的存在,在那个时候甚至是一家亏损的企业。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白酒这个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古人云,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中华五千年,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白酒企业喜欢夸耀自己的悠久历史,但事实上他们都在吹牛。
白酒作为一门新生的品类,起源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因此,无论是李白还是武松,他们所饮用的都是发酵酒。而蒸馏酒,也就是白酒,只在下层社会中流行。
直到清朝治理黄河时期,由于需要大量种植高粱以供秸秆使用,高粱酒作为副产品才逐渐开始流行起来。然而,在上流社会,以沧州酒和绍兴酒为代表的黄酒仍然更受欢迎。
白酒真正登上大雅之堂,要追溯到近百年前。
1952年,轻工业部在邓小平总理的倡导下举办了第一届品酒会,最终评选出了全国八大名酒,其中有四种是白酒,也被称为“四大白酒”,分别是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泸州大曲和陕西西凤。
1963年的第二届评酒会上,除了前四种之外,又增加了五粮液、古井贡酒、全兴大曲和董酒四种,形成了传说中的“八大名酒”。
A股市场上的白酒板块,市值最高的基本都是由祖上传下来的名酒,这正是白酒行业的一个特点,我所销售的不仅是酒,更是酒文化,传承着那段历史。
名酒的品牌稳定性极高。即使是诸如江小白这样的网红白酒,也无法与拥有百年传承的品牌相比。只有酒鬼酒例外,因为酒鬼酒的香型是在9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的。
白酒的香型分类。
白酒中,酒精和水占了98%,剩下的2%则是微量元素,它们构成了白酒风味的来源,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带来了浓香、酱香、清香等不同的香型区分,也赋予了白酒不同的口感,如酸、甜、苦、辣等。
香型对于白酒而言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在60年代初,茅台酒厂在研究茅台酒的勾兑工艺时,发现茅台酒有三种典型的香气,即酱香型、窖底香型和醇甜型。
当时刚进茅台工作的季克良在1965年写了一份报告《我们是如何调配酒的》,奠定了白酒香型分类的基础。
酱香型即茅台酒
浓香型又被称为泸州老窖
清香型以前被称为汾酒和北京二锅头。
回顾白酒行业的历史,再看近三十年来白酒行业发生的三次变革,如今,如果你在街上问任何一位股民白酒龙头是谁,恐怕会引来嘲笑。
现如今,茅台已经成为利好的代名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三孩政策,似乎都会对茅台产生利好。然而,利好茅台并不是自古以来的事实。
回顾过去30年,白酒行业的龙头已经两次更迭。
第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制胜在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