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开局顺利将通过30多场精彩活动

作者:佚名      2022-05-10 08:00:16     120

昨天,2018年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三水大旗头村举行。未来一个月,佛山将通过举行文博及非遗讲座、精品展览、非遗体验等30多场精彩活动,让市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佛山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来啦!30多场精彩活动等你来

昨日,来自北京、广州、佛山等地文化部门及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佛山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成果。市文广新局局长陈新文表示,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已连续举办9年,去年底,佛山提出“博物馆之城”建设目标,将用5年时间实现“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双驱双百”目标,全市博物馆数量增加到一百家佛山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总数增至一百家。目前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开局顺利,康有为博物馆即将投入使用,近期新成立4家非国有博物馆,全市国有博物馆数量达到9家,经正式备案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13家,全市各类博物馆50余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昨日,全市21家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在大旗头村集体亮相,粤剧、石湾陶塑、佛山彩灯、佛山剪纸等非遗项目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展演。

市博物馆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为“2017年度佛山文博十件大事与非遗十件大事”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奖。在藏品捐赠仪式上,市博物馆、祖庙博物馆、三水区博物馆等分别接收了刘桂芳、刘国祥、叶钊、林兆添等市民的捐赠,赠品包括陶艺大师刘传的陶塑作品《太白醉酒》、石湾窑窑变釉瓶、1950至1960年的粤剧唱片、晚清粉彩仕女茶壶、叶钊书法作品等。而谷长江、周广庄、魏峻、曹学群等文博专家在研讨会上,就佛山建设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宣传月期间,市博物馆“佛博论坛”将推出以木版年画、石湾陶为主题的讲座;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将举办酒类品鉴知识科普类讲座;南海区将在20所中小学举办“非遗传承人大讲堂”;市内部分博物馆还将根据各自馆藏特色,推出13场精品展览。

佛山打造“博物馆之城”有优势

现今,广州、西安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计划,文博事业对城市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起到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谷长江认为,判断一座城市能否建成“博物馆之城”,需要着眼几个指标:首先是这座城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护、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是否做到合理的利用;博物馆事业在这座城市是否已形成规模。此外,博物馆在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上是否起到支柱性作用,通过打造“博物馆之城”,是否看到政府官员与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极大的提高。

对此,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结合省内博物馆现状谈到,去年广东省内各级博物馆已达到270多家,全年观众达到5000多万人次,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佛山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珠海、中山、佛山、肇庆等地纷纷建设新馆。魏峻赞同佛山推进建设“博物馆之城”。他认为佛山的人文、科技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打造“博物馆之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佛山博物馆事业发展良好,政府投入较大,重视程度比较高;佛山博物馆整体布局相对合理。此外,佛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较好,从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和比例来看,佛山处于较前列的位置。

“另一方面佛山打造‘博物馆之城’得到市民广泛支持。南海博物馆每年观馆人数达40多万人次,顺德博物馆每年观馆人数超过60万人次。作为县区级新馆,有这么多的观众在全国是非常少见的。”佛山市博物馆馆长曹学群谈到。

架起博物馆与人们的沟通桥梁

昨天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博物馆的超级连接”,可见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而这个桥梁可以理解为更大关系上的超级连接。

研讨会上,魏峻认为中国博物馆面临四个挑战:首先是博物馆和全球化的关系,第二是博物馆和民众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第三是博物馆的社会角色,第四是博物馆和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关系。

因此,魏峻建议博物馆以更开放的心态创造新的连接。比如广东省博物馆把展览带进机场、商场,让博物馆走到民众身边。“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让博物馆在无形中融入大家的生活,也让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禅城区教师苏永善通过创办校园博物馆“佛山市知隐博物馆”,发挥了校园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当天,他作为非国有博物馆代表发言表示,希望佛山非国有博物馆把展示传统文化及吸引外来文化的长处结合起来,融合到佛山产业发展中,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文/佛山日报记者束维,通讯员何咏诗、叶啟源

佛山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_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_佛山梁园/岭南建筑经典丛书岭南园林系列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白酒门户网www.460.net.cn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