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唐代长安酒家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02 21:43:17
27

唐代长安城中留居着大批西域各国的商人,以大食和波斯商人为最多,时达数千之众。一时间,长安及洛阳等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崇尚西域风气。正如诗人元稹《法曲》所云: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饮食、服饰、音乐,都以“胡风”为美,胡化成为一股不小的潮流。外来文化使者们带来的异域饮食文化,如一股股清流汇进了华夏文化的汪洋,使我们悠久的文明溅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长安城东西两部各有周回约4000米的大商市,即东市和西市,各国商人多聚于西市。考古学家们对长安东西两市遗址进行过勘察,并多次发掘过西市遗址。西市周边筑有围墙,内设沿墙街和井字街道与小巷,街道两侧有排水明沟和暗涵。在西市南大街,还发掘到珠宝行和饮食店遗址。西市饮食店中,有不少是外商开的酒店,唐人称为“酒家胡”。唐代文学家王绩待诏门下省时,每日饮酒一斗,时称“斗酒学士”,他所作诗中有一首《过酒家》云:“有钱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常道贳,惭愧酒家胡。”写的便是闲饮胡人酒家的事。酒家胡竟还可以赊欠酒账,这为酒客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说明各店可能都有一批熟识的老顾客。酒家胡中的侍者,多为外商从国外携来,女子称为“胡姬”。这样的异族女招待,打扮得花枝招展,备受文人雅士们的青睐。请读读唐人的这几首诗:胡姬不仅侍饮,且以歌舞侑酒,难怪文人们留连忘返,是异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李白也是酒家胡的常客,他有好几首诗都写到于酒家胡饮酒的事,如:游春之后,要到酒家胡喝一盅。朋友送别,也要到酒家胡饯行。杨巨源有一首《胡姬词》,专门描述了酒店中的胡姬:酒家胡经营的品种,当主要为胡酒胡食,也经营仿唐菜。贺朝 《赠酒店胡姬》诗云:“胡姬春酒店,管弦夜铿锵。……玉盘初脍鲤,金鼎正烹羊。”鲤鱼脍,当是正宗的中国菜。唐代的胡酒有高昌葡萄酒、波斯三勒浆和龙膏酒等。据史籍记载,唐太宗时破高昌国,收马乳葡萄种子,植于苑中,同时还得到葡萄酒酿造方法。唐太宗亲自过问试酿葡萄酒,当时酿造成功八种成色的葡萄酒, “芳辛酷烈,味兼缇盎”,滋味不亚于粮食酒。唐太宗将在京师酿的葡萄美酒颁赐给群臣,京师一般民众不久也都尝到了醇美甘味。汉魏以来的帝王们虽然早已享用过葡萄酒,但那都是西域献来的贡品,到唐代,内地才开始酿造。有人推测内地在汉代已掌握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但没有充足的证据。三勒浆也是一种果酒,指用菴摩勒、毗梨勒、诃梨勒三种树的果实所酿的酒,源出波斯国。龙膏酒也是西域贡品,苏鹗 《杜阳杂编》说它“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是一种高级饮料。唐朝皇帝还常以酒赐人。如翰林学士王源中与其兄弟们踢了一场毬,文宗皇帝李昂一时兴起,一次便赐给他美酒两盘,每盘上置有十只金碗,每碗容酒一升,“宣令并碗赐之”,不仅赐酒,连盛酒的二十只金碗也一起赐给了王源中等人。唐代的酒具除了金银器、瓷器外,还有玻璃器,可能是西域来的商品,唐人诗句中的“夜光杯”,大约便包括这类玻璃器。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酒和夜光杯,因其异域情调很受唐人推崇。《太真外传》说,杨贵妃“持玻瓈七宝杯,酌凉州所献葡萄酒”,说明宫中极为看重玻璃器,并以之饮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