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人生如酒,生活中若少了酒,总会有点不完美。
但多数人喝了一辈子酒,或许仅仅知道,喝酒要喝酱香酒,坤沙酒。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关于传统酒文化的知识有太多太多,或许3天3夜都讲不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白酒冷知识,学会后酒桌上就可以谈笑风生、侃侃而谈,看看你都知道几个?

01
“灯红酒绿”中的酒为什么是绿色
人们常说“灯红酒绿”,“灯红”很容易理解,那么“酒绿”又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酒是绿色的吗?
三国曹植在《七启》中说:“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还有《释名》中说的:“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

古代著作中还有很多关于“浮蚁”的描述
古代的酒酿,尤其家酿,毕竟当时的酿酒技术还不算先进,没有榨煮过滤、杂质大,碎米、渣滓浮在酒面上,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淡绿色如蚁的糟沫。
也就是这层糟沫,让酒有了“绿酒”“酒绿”“绿蚁”等称谓。

02
“酒过三巡”不是三杯
我们在聚会或者酒宴上的时候,当听到“酒过三巡”和“菜过五味”这两个词的时候,就意为着这场酒宴已经到了尾声了。
那这三巡到底是哪三巡呢? 这源自古代宫廷之中,宫女会为席上的人斟酒,随即便有了“巡”的意味。而古人又总喜欢倡导饮酒要节制,故而饮酒不可过三巡,而所谓的三巡,其实就是三遍的意思。主人给在座的每位客人都斟一次酒,三次过后,客人都将酒杯里的酒给喝光了,这便是所谓的“酒过三巡”了。

第一巡是主人为客人斟好了酒,寒暄,大家共饮;第二巡是相互敬酒,表现自我的时候,敬一杯主人家,再同好友畅饮一番;第三巡时很多人有了醉意,宴会也接近尾声,这时便不可再劝酒,无事的就可以各回各家了。
03
喝酒不能取暖,反而越喝越冷
喝酒取暖,这仿佛是个普遍常识,是因为酒精能够刺激血液循环,末梢血液循环加快,人体表面皮肤温度就会上升,大量的热能会随着皮肤排出体外,随着酒精对神经的麻木,人体会对寒冷的刺激感降低,感觉上自然就没有那么冷了。

喝酒会消耗人体大量的热能,虽然酒精热能很高,但是又不能被人体所利用,所以喝完酒后只要一小会儿,体温便会下降回原来的水平,甚至更低。

04
所有类型白酒中
酱香型白酒的好处最多
为什么说所有类型白酒中酱香型白酒的好处最多呢?首先是因为酱香型白酒中所含有的对身体有益的物质,要比其他香型的白酒中含有的更多,像琉球蛋白,一些酚类酯类都比较多,会对我们身体的血管,肝脏以及各个部位都有一定的好处。
还有就是酱香型白酒的口感更加的醇厚,让一些喜爱喝酒的人喝起来更加的过瘾,而且它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刺激感,这样我们的肠胃也会更好吸收酒精成分,使大家在喝完酱香型白酒之后,不上头不口干,所以酒友们在选择白酒的时候,最好还是要选择酱香型白酒!

05
人的血液里永远有酒精
由于人类的消化系统自带发酵功能,人体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微型“发酵罐”,因此即便滴酒不沾,身体内每100毫升的血液中也会含有0.01至0.03毫克的酒精。
另外,某些高糖水果,比如荔枝、杨梅、葡萄、榴莲等水果吃多了体内酒精浓度也会增加,开车的朋友们要格外注意哦~
\ | /
★

免责声明:*本账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