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鬼才作家·赫伯特·劳伦斯

作者:佚名      2022-04-18 19:56:47     246

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鬼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曾说,“如果我们喝点葡萄酒,我们就能从茫茫黑夜中看到梦想的星光。”

西方人酿制饮用葡萄酒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

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遗址考察中,科学家发现了一批年代久远的陶罐,里面残留着葡萄酒化合物、葡萄籽。

这批陶罐的年代,比1968年在伊朗西北部发现的酿酒陶器,还要早1000多年。这成为了人类种植野生欧亚葡萄树,采摘果实用于酿酒的最早证据。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里,葡萄酒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丰富了人类的餐桌和饮食文化,更成为无数艺术家的灵感源泉,被融入艺术作品之中。

著名画家梵高生前画过很多作品,唯一卖出去的,是《红色葡萄园》。这幅画用色画法极为大胆,运用大量的红色,渲染葡萄园里热闹的丰收场景。

火红、炽烈的画面,仿佛是梵高正在燃烧着的对于绘画、生命的热情。在这副画作卖出不久,梵高选择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止是梵高,莫奈、乔凡尼·贝利尼、沃特豪斯、提香等多位知名画家,都将葡萄酒作为重要元素融入了画作之中。

为什么千百年来,葡萄酒始终能够在西方文化、艺术和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与葡萄酒以及葡萄树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象征意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01 葡萄树,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了什么?‍

基督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啤酒是人酿造出来的,而葡萄酒是神酿造出来的。”

葡萄酒在西方的社会、文化、宗教、历史上的影响,有多古老而深刻,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前55年,罗马人尤利乌斯·凯撒,身居高卢总督要职,尚未成为强大的罗马帝国领袖,却一心想要永远征服不列颠。凯撒最先踏上这块蛮荒之地时,从家乡带来了葡萄酒。

对有“征服强迫症”的罗马人来说,四处闯荡、打仗的征战状态,或许才是真正能体现民族精神的生活。但是,不管战争打到哪,征战者总会带着葡萄酒。

葡萄酒,可以随时随地带来家乡的味道和舒适感。这迷人的风味,来自他们魂牵梦绕的故土,一口葡萄酒,就能帮助他们忘却征战的疲累,以及身处蛮荒之地的凄苦。

在地理上,海峡是天然的分界线,在文化上,它却是划分粗野的当地人和征服者之间巨大的文明鸿沟。

罗马人越过海峡,入侵了蛮荒的不列颠,在这里种下葡萄树,留下与葡萄酒相关的文化与传说。

罗马人信奉酒神巴克斯,在古希腊神话传说里,与之相对应的是诞生时间更早、死而复生的传奇酒神——狄俄倪索斯。

狄俄倪索斯是神王宙斯和珀耳塞福涅的儿子,刚出生时,就被心生妒忌的神后赫拉心生妒忌,派提坦神杀死他,并且毁掉了尸身。

宙斯抢救出狄俄倪索斯的心脏,用神力才将他复活。为躲避赫拉的追杀,成年的狄俄倪索斯四处流浪,教农民酿酒,成为古希腊农民最喜欢的酒神。

狄俄倪索斯不仅仅是酒神,更是生育与肉体欢愉之神,掌管着冬季之后大地的复苏。

葡萄酒,是从腐烂的葡萄树枯枝上长出的果实酿制而成的,是葡萄树的血液。它战胜了腐烂,象征着重生的力量,这与狄俄倪索斯的重生不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西方文化中,葡萄树除了具有重生的象征意义外,还是代表着强大的生育能力。

冬天枯萎的葡萄树,等到春天却又重新焕发生机。葡萄树旺盛的生命力,同样投射在酿造出的汁液上。

古人不仅用这种汁液来丰富餐桌的饮食,更将它视作助兴的饮品。可以说,用葡萄酿制的酒,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02 为什么葡萄酒里蕴藏着苦难与信念?

一直以来,葡萄和葡萄酒几乎无处不在,不管是社会、政治,还是宗教、文化,都不乏葡萄酒的影子。历经千百年的文明演化,葡萄酒依然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神学家田立克认为,葡萄酒就像基督化成肉身一样,既神圣无比,也充满人性之美。

中世纪的传教士们率先种起葡萄,所以葡萄酒最先被运用于宗教之中,进而出现在了神话和形形色色的宗教仪式当中,代表神圣的象征。

基督教《圣经》里,记载了许多种不同的植物,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其中最著名的植物只有四种——葡萄树、无花果树、橄榄树和香柏树,分别隐喻4类不同的人。

耶稣常常以葡萄树与葡萄枝的关系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比喻自己与门徒的关系:“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

大约在公元8世纪时,编年史家、神学家、“英国历史之父”圣彼得曾经写过,不列颠许多地方种植着酿酒用的葡萄。根据《末日审判书》里记载的相关佐证,当时不列颠的葡萄园超过40个之多。

在不列颠,酿制葡萄酒的习惯一直延续到16世纪,直到亨利八世解散了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修道院。不过那时候,英国人已经在别处开拓了更加适合种植葡萄、酿酒的地方,将酿酒事业发扬光大了。

在葡萄酒世界里,“风土”是葡萄酒不同的关键所在。“风土”的概念神秘而宽泛,涵盖了土壤、气候、水源、环境等多种不同因素。

同一品种的葡萄树、同样的酿制手法,但葡萄酒的风味却会随着酒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可以说,“风土”对葡萄酒独特口味的塑造,几乎是一种玄学。

每个酿制葡萄酒的国家,都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葡萄树需要经受苦难。”想要酿造出最好的酒,往往要选择那些生长在险峻地势上的葡萄。

葡萄树种植的理想环境,是透水性强的白垩土。白垩土非常疏松,几乎像粉笔一样。生长在白垩土里的葡萄树,只有不断地把根往土壤深处扎,才能保证水分吸收。

世界上最优质的起泡酒——香槟,就是生长在白垩土里的,只不过,在白垩土的表面常常还会覆盖一层历经人间战乱的表层土。

那些种在肥沃、水分充足的土地上的葡萄,虽然长势旺盛,结出累累果实,酿酒产量高,但是口味却很平淡,难以成为名酒。

产量与品质的抉择难题,始终存在于葡萄树种植、葡萄酒酿制的过程中。

葡萄树本应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中海沿岸,却因为种种原因,漂洋过海,来到寒冷的不列颠,在这里生根发芽,滋养出一番新的天地。

在《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中,作者尼娜·卡普兰说,“并不是葡萄树比人更喜欢经受苦难,只是它们更能克服苦难。”

而这,或许才是葡萄酒令无数西方人迷恋的地方。

03 为什么葡萄酒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犹太记者尼娜·卡普兰,是葡萄酒文化爱好者,热衷于研究美食与旅行。在一次次的研究于探索葡萄酒文化的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如果所有人、所有葡萄树,一生都只生活在一个地方,我们的餐桌该是多么无趣。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葡萄酒文化,尼娜·卡普兰踏上了一次微醺的美酒之旅,从英国的勃艮第出发,前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穿梭于现代酒庄、葡萄庄园与遥远的古代遗址之间,探寻葡萄酒文化的历史文化与脉络。

尼娜·卡普兰以游记的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悉数记录下来,汇集成了这本《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

在这趟为欧洲葡萄酒寻根的过程中,尼娜·卡普兰将古罗马的葡萄压榨机、中世纪勃艮第的迷人风光、西西里岛上火山岩土的独特风味,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与此同时,她也发现了葡萄酒文化能够跨越千百年的时间,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新生机的原因——“葡萄酒是鲜活的,不断成熟的,变化不止的,也可以说它战胜了死亡——这些葡萄原本是要烂掉的,然而他们开始发酵,并由此脱离了死亡的命运。”

看似死物的葡萄酒里,蕴藏着重生的力量,就像死而复生的酒神狄俄倪索斯一样,从死亡中崛起,置之死地而后生。

西方人以丰富餐桌为目的,酿造了葡萄酒,而葡萄酒却回之以生命的力量。

酒,或许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无与伦比的发明之一。而在不计其数的酒类品种当中,葡萄酒,又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因为,葡萄酒不只是作为一种饮品而出现在餐桌上,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广泛地存在西方人的历史中。

正如美国书评家克利夫顿·法第曼所说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每品尝一口葡萄酒,就彷如在品味人类历史长河里的一滴甘泉。”葡萄酒的文化意义,使得它不断跟随着西方人流浪、迁徙的脚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白酒门户网www.460.net.cn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