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品评法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29 12:47:47     19

原酒的品评方法

  色泽鉴别:先把酒样放在评酒桌的白纸上,正视和侧视有无颜色或颜色的深浅,然后轻轻地摇动,立即观察其透明度及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香气鉴别:将酒杯端起,用鼻子嗅闻其香气,闻时要注意鼻子和酒杯的距离要一致,一般为1-3厘米处,吸气量不能忽大忽小,嗅闻时只能对酒吸气不要呼气。

  口味鉴别:将酒杯端起,吸取少量酒样于口腔内进行品评,每次入口量要保持一致,以0.5ml-2.0ml为宜,酒样布满舌面,仔细辨别其味道。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如苦、涩、焦、杂等,品尝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三次,防止产生后效应和味觉疲劳。

             酱香型酒的风格特征

1.酱香型基础酒的分类及特点:

一、按轮次分:

一轮次(生沙酒):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微苦;

二轮次(糙沙酒):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

三轮次(大回酒):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四轮次(大回酒):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五轮次(大回酒):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六轮次(小回酒):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焦香好;

七轮次无色(枯糟酒):(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

二、按风格(典型体)分:

1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已酸乙酯为主要香味成分;

2酱香型: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对其组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

3醇甜型:是构成茅香型白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甜味。

2.酱香型风味的主体成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4﹣乙基愈疮木酚说;

2吡嗪及加热香气说,认为生成酱香物质的途径有:

氨基酸的加热分解;蛋白质热分解;糖与蛋白质反应等7种途径;

3味喃类和吡喃类说,该学说认为形成酱香的物质共有味喃酮、吡喃酮类等23种;

4糖醛;苯醛;乙二甲基丁醛等10种特征成分说;

5高沸点酸性物质说。

  酱香主体成分的不确定,使得研究酱香产生的思路从源头上被封闭,因此只能着重从酱香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而产酱香的过程本身又极其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也就使研究上产生了更多的困难

3.酱香型酒的香味特征

  "四高一低一多",既"酸高、醇高、醛酮高、氨基酸高,酯低、含氮化合物多",而浓香型酒的与之恰恰相反是"四低一高一少",既"酸低、醇低、醛酮低、氨基酸低,酯高、含氮化合物少"。香型的不同是酒中香味物质组成不同造成的,而香味物质不同又来源于酿酒微生物种类数量的不同,酿酒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又与工艺密切相关。独特的香味成分铸就了酱香型独特有的风格特征:"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酱香型酒最大的特点是"空杯留香好",即酒尽杯空后,酒杯内仍余香绵绵,经久不散。

4.忆友酒(柔雅酱香型白酒)

  具有酱香突出、颜色微黄透明、酒体醇厚、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独特而优美的典型风格。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