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先讲本文的主题:质地 Texture。
之前和朋友聊水质软硬:昆仑山和农夫山泉莫涯泉,哪个水质软一点。朋友觉得昆仑山软。但事实上,昆仑山溶解性固体要比莫涯泉高很多。所以,自然是莫涯泉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通常讨论水质软硬是以溶解性固体含量作为标准,溶解性含量高,水质硬,反之,水质软。口感上,前者重一些,后者口感清冽。但朋友为什么会给出相反的答案?
问题的点在于,对于水质软硬的理解。字面上,水质软就是口感绵柔。昆仑山,因为高溶解性固体,在口中更加绵柔,有些重,夸张说更类似于软胶体。而溶解性低的水,就不会有绵柔的质感,口感更加清冽,更接近屈臣氏蒸馏水。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朋友为什么说反了。
酒的质地,于我的评价尺度,占有很高权重。是我认为的,酒(庄)是不是达到顶尖水平的核心标准。之所以非常看重这点,有两点原因:1)质地细腻柔软是我喜欢的特点,2)这个特点具有普适性,即无论田块好与不好,特级田还是大区,都可以做出品质极其细腻的酒。但其他特征,复杂度等,即便最强如老太,也没有办法做到所有酒款都超越风土条件的限制。
酒的质地,除了顶尖酒庄酿酒师能做到,实在不为外人道也。少有人能讲出其中门道,这里,我只简单讲一点我自己的、不涉及酿造技术的理解。
勃艮第红白都是可以有质感的。
通常情况下,红的质地更好理解。因为红需要处理单宁,单宁对于红的质感非常关键。但我想说明的是,丹宁细和柔软并不等同。逻辑上,质感柔软的红,丹宁一定是细腻的;但质感柔软不仅仅有单宁细腻。比如,口感上是否有干的感觉(dry finish)。Dry可以是单宁细,但口中还会有摩擦感。单宁处理、用桶技术、残糖处理等很多细节都可能影响酒体是否dry。
关于残糖:糖类有醇-OH的化学结构,残糖可以帮助酒体变顺。美国酒很多残糖高,但顶尖勃艮第酿酒师都是以极低残糖作为酿酒目标的。因此在残糖很低的状态下,还能保持酒质柔软,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
白没有单宁,但也有质地细腻柔软与否的说法。葡萄的种植品相、成熟度、酸的处理、用桶等都会有影响。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La Terre Rose (2020年份是酒庄自己田块葡萄的降级)有非常好的表现力,酒体平衡性、结构、长度都很不错。巴特,质地一般,和酒庄酒,LJV Les Vaux差别很大,一口就能感到后者细腻太多。
总之,相比于结构等抽象概念,质地是较容易get到的。但似乎有些朋友认知不多,我觉得问题还是在于,做得好的酒庄太少了。勃艮第几千家酒庄,真能做到细腻柔软的庄,毛估估,两只手数得过来。酒商们说起自己代理的酒款,几乎都是细腻,这就会让大家懵圈。因此,想弄清楚质地这个点,找细腻柔软的酒试一下,基本是一口见真章的事情。若点名字,不完全列举,DRC、G.Roumier(MSD除外)、JFMugnier(NSG除外)、Leroy、Bizot等红,Coche Dury、d’Auvenay等白,都可以。
Les Jardins Vivants Les
Reipes Reserve 2019
LJV Les Reipes的升级版,用Les Reipes 2019年份出现shot berry特征的无籽小果葡萄酿造。这支白是我,以及全场半数4/8人的当晚最佳。特点一,是具有极强的集中度:酒液在口腔以及咽下后,不断的加强。打个通感比方,口感就像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而且颜色持续加深。特点二,是非常细腻:口腔内酒液非常柔顺,酸高但柔和平衡,持续生津,不刺激。这里多说一句,市面上很多酒,特别是一些受人追捧的所谓名庄,早收那种,酸度高是以尖锐不成熟酸做出来的,口中会有冲击不适感,这是错误的做法。
Les Jardins Vivants Les
Reipes Reduction 2020
也是LJV Les Reipes的特别版,用Les Reipes 2020年份葡萄酿造时,保留有很多发酵酒泥。由于酒泥吸氧性、隔氧性,这款酒有非常明显的还原感。一开始酒体非常还原,用餐1-2小时后舒展,有明显的还原香特征。同样有非常细腻的酒体。这支酒就是用成熟葡萄做出的经典还原风格,如果是喜欢还原的朋友,应该会大爱。同样,是全场半数4/8人的当晚最佳。
Les Jardins Vivants En
Belle Rose 2020
Pinot红,也是我第一次喝到Tino的酒庄红,极其细腻的质感。不过有一说一,受限于级别,大区地块酒体简单(讲道理,Pinot确实比Chardonnay\Aligote,对田的本身要求更高,也更难做)。但在purity和texture的维度,是非常极致的演绎。
以上就是本文分享内容。
PS.年初写完上一篇,闲暇时间不是在搬砖,就出去玩了,一直没续更。正好本月参加了北京一场Tino Kuban晚宴,就想把拖欠的“质地”文章写完,顺便分享一下Tino北京场有特色的酒款。
希望对读到的朋友能有一点点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