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四川是白酒生产大省。当地有著名的川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曲酒、全兴大曲和郎酒。虽然名声在外,但如今的处境却是大相径庭。
作为曾与茅台、五粮液并称为“茅五剑”、“六朵金花”中唯二未能上市的酒企(另一家为郎酒),剑南春的日子并不平静。今年3月份,现年74岁的董事长乔天明获刑5年、并处罚金4亿元。
近日,剑南春和乔天明又成了“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8.6亿余元。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白酒老三”何以沦落至此?
先简单介绍一下,剑南春产自被誉为“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的绵竹,与绵竹年画、赵坡茶并称为“绵竹三绝”。有据可查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始于南齐时期的“天益老号”是国内历史久远、保存完整、并且至今仍在生产的传统酿酒作坊。
诗仙李白留下了“解貂赎酒”的佳话,诗圣杜甫写下了“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的诗句,大文豪苏轼则在《蜜酒歌》中称赞道:“三日开瓮香满城”、“甘露微浊醍醐清”。
上世纪50年代初,“朱天益”“杨恒顺”“泰福通”“天成祥”等30多家酒坊合并成立“四川绵竹县地方国营酒厂”,此后数度更名扩建,1984年正式改名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凭借传承上千年的酿造工艺,剑南春在79年、84年、89年(第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蝉联国家质量金奖并获得“中国名酒”称号。
在90年代的涨价潮中,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选择了“不涨价的民酒战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则选择了“涨价的名酒战略”。事实证明,后者赌对了,市场逐渐形成“茅五剑”三足鼎立的局面。
03年的时候,剑南春邀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到酒厂参观访问,一时声名大噪。也就在这一年,乔天明主导公司进行改制,为日后与职工爆发纠纷、迟迟未能上市埋下了隐患。2012年的“退股门”闹得沸沸扬扬,一度因此停产数月,虽然最终事情得以解决,却也失去了员工的信任,影响集团的整体发展。
彼时白酒行业陷入寒冬,却也是高端酒消费兴起的起点,各大品牌纷纷打造核心高端产品。剑南春错失进入高端市场的黄金机会,导致主力产品停留在400-500元左右的市场价。再加上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基本盘遭遇挑战,从而出现“掉队”的情况。
具体营收多少还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剑南春的业绩已经被贵州茅台(1241亿元)、五粮液(739.69亿元)远远甩在身后,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也早已突破200亿元。
去年4月份,乔天明的儿子乔愚正式出任剑南春副董事长、总经理,主持公司全面工作。一条“中国名酒,销售前三”的广告引发巨大争议,却也能看出其试图重回第一梯队的野心。能否如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