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强制性规定,所有食品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标明保质期,葡萄酒也不例外。大多数进口葡萄酒的中文后标签上注明的保质期为10—15年。可是,应该怎样判断葡萄酒是否变质呢?
由于法律规定,葡萄酒的保质期可以算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如果一瓶没有中文背面标签的葡萄酒,我们是看不到所谓的保质期的,但是,酒标上的“10年”保质期,并不能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反映葡萄酒保鲜能力的上限。也就是说,葡萄酒背面标签上的“保质期”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那一瓶葡萄酒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呢?
一般来说,我们在市场上能买到的大部分葡萄酒,实际上都应该在上市后的一到两年内饮用,因为大多数葡萄酒不具备陈酿很长时间的能力,再就是普通家庭没有良好的葡萄酒储存条件,想要一瓶葡萄酒在10年或15年后仍然口感好,实际上是不太可能。
如果是陈年能力较强的一瓶顶级葡萄酒,又在保存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是可以陈酿20—3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这类葡萄酒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常见,除非是葡萄酒爱好者,否则追求这种顶级葡萄酒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我这普通卖酒人只要有一瓶口感饱满。让人心旷神怡的葡萄酒就够了?
不用太沉迷于适饮期和陈年潜力等概念
简单判断葡萄酒是否变质
一瓶葡萄酒开瓶超过一周还没有喝完,那么这瓶酒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但也有一些高酒精度葡萄酒和加强型葡萄酒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