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深度研究|国际啤酒消费复苏对我们的启示——全面复苏下啤酒ASP增长几何?【中泰食品】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03 15:10:26     36

 投资要点 

啤酒行业的中长期投资逻辑在于价格而不是销量,疫情后现饮场景修复不止是带来量增,更关键的在于产品结构的修复和对价格的正向贡献。不同于线性外推高端化和价格提升路径,我们深度解析全面复苏下高端现饮渠道回暖将带来啤酒价格的加速点,看好夜场、高端餐饮等渠道修复带来啤酒均价和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海外复盘:疫情放开后现饮修复,推动均价加速增长。(1)疫情导致现饮场景和结构承压,疫后迎来强劲修复。美国2020年餐饮大幅承压,但管控放开较早且经济韧性强,2021-2022餐饮快速修复;西欧节奏慢于美国,2021年弱复苏,2022年继续向好。2020年美国现饮啤酒销量同比下降39.5%,现饮占比下降10pct;2021-2022年现饮快速复苏,2022年基本恢复至2019年。2020年西欧现饮啤酒销量下降39.1%,占比下降12pct;2022年销量恢复到疫情前的86%。美国啤酒渠道中酒厂现场+即饮占比只有20%左右,但高端精酿啤酒中该渠道占比达到40%。疫后现饮修复带来结构和均价强劲修复,2021年精酿啤酒销量和销售额占比提升0.9%和3.2%。(2)全球啤酒龙头受益管控放开,疫后均价实现加速增长。百威英博:2020年ASP增速放缓至2%;2021年ASP增速反弹至6%;2022年叠加提价,ASP增速高达9%。2020年百威和科罗娜在外阜市场下滑,时代几乎没有增长;2021年百威、时代、科罗娜在外阜的增速分别为20%、20%、30%。喜力:2020年ASP增速为-2%;2021-2022年受益于高端回暖及2022年提价,ASP增速为8%和14%。喜力品牌销量2020年略有下降;2021-2022年分别增长17%和15%。2021对比2019年,高端品牌全线复苏。嘉士伯:2020年ASP下降5%;2021-2022年ASP分别增长2%和9%。公司精酿&特色产品销量增速在2020年仅微增1%,2021年恢复15%的较快增长。国际品牌乐堡和嘉士伯在2020年销量均下降10%左右,2021-2022年持续修复。

2022年现饮渠道承压明显,高端现饮修复推动均价走强。12022年餐饮和夜场受损,疫后有望持续修复。2022年餐饮行业收入为4.39万亿元,同比下降6.3%,对比2019年下降7.3%,餐饮网点数量同比下降11.1%20231-4月餐饮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9.8%,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12.1%海底捞:作为中高端餐饮的代表,2022年门店净增加仅22家,放缓明显,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4.4%海伦司:作为啤酒娱乐渠道的代表,2022年公司门店首次净减少,同店销售额下降34.2%2023Q1海伦司单店日均营业额同比增长21%,同店单店营业额同比增长6%22022年啤酒公司结构承压,2023年现饮回暖有望带来结构修复。青岛啤酒:2022年即饮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0.6%,提价加持下ASP增速较2021年未明显加速,Q4均价同比出现下滑。22Q2主品牌与其他品牌增速持平,Q3-Q4主品牌增速慢于其他品牌,高端即饮受损导致结构走低。23Q1大众消费先复苏,主品牌增速仍慢于其他品牌。百威中国:2022Q2-Q4公司ASP增速逐季走弱,Q1-Q4分别为3.2%1.7%-2.0%-8.6%2023Q1疫情管控放开下,渠道实现复苏,ASP恢复3.2%的正增长。重庆啤酒:22Q2开始高档酒收入增速慢于主流和经济档,Q4落差尤其明显。2023Q1凯旋 1664和红乌苏(疆外)仍然承压,高档增长仍最慢。3)高端现饮渠道修复贡献几何?高端现饮渠道全面修复,预计对行业贡献4%左右均价增长,可提升毛利率0.7pct。受益顺序分别为百威中国、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

理性看待短期销量波动,成本端红利逐步释放。我国啤酒年度总量保持稳定,不存在明显的量增逻辑。但由于疫情反复、天气、库存变化等因素,啤酒月度产量存在明显波动。建议理性看待,核心关注价格变化和高端化。2023年易拉罐和纸箱价格走弱,包材压力趋缓,有望逐季兑现到啤酒公司报表端。进口大麦价格目前已出现小幅环比回落的趋势,同比涨幅明显收窄,2024年有望迎来改善,同时澳麦进口有望重启进一步带来改善。

投资建议:疫情对啤酒行业的影响不单单在于销量,通过对渠道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对夜场、高端餐饮等现饮渠道的冲击,导致啤酒短期消费结构走低,拖累均价和盈利能力表现。参考海外市场,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现饮渠道全面复苏,全球啤酒龙头的均价和产品结构均迎来强劲反弹。2022年我国现饮渠道受疫情影响明显,中高端餐饮和娱乐渠道的门店数量和同店均承受较大压力。在疫情强反复期间,我国啤酒龙头的产品结构和均价也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大众消费率先复苏,高端消费有望随后回暖。全面复苏背景下,看好现饮渠道修复带来的啤酒结构和均价改善。

风险提示:高端现饮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恶化带来超预期促销活动;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数据测算偏差风险;第三方数据引用风险。

报告正文

一、海外复盘:疫情放开后现饮修复,推动均价加速增长

疫情导致现饮场景和结构承压,疫后迎来强劲修复

英美等国2021年上半年放开疫情管控,我国2022年底放开管控,复苏之路可借鉴。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此后,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放开疫情管控。英国于2021年2月解除管控,第一个提出群体免疫,美国也于2021年4月放开。此后韩国、日本及其他国家也陆续放开疫情管控。而我国于2022年底放开疫情管控,经历短暂的感染高峰后,2023年进入全面复苏阶段。此时,海外如美国、西欧等国家或地区已经放开近2年时间,复苏路径值得借鉴。

美国: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餐饮大幅承压,2021-2022年市场规模快速修复。美国管控放开时间较早,且经济韧性强,疫后餐饮迎来快速修复。2020年疫情发生,美国餐饮网点数量从69.7万个下降至64.8万个,同比下降7.0%2021-2022年持续复苏,每年网点数量分别增长1.9%2.0%2022年回升至67.4万个。从餐饮零售额看,2020年从6044亿美元下降至4968亿美元,同比下降17.8%;但2021年随着管控放开,同比增长21.4%,强势恢复到接近疫情前水平;2022年餐饮市场规模继续增长12.8%达到6802亿美元。

西欧:2021年缓慢复苏,2022年继续向好。西欧各个国家放开时间不一,因此复苏节奏慢于美国。从餐饮网点数量看,2020由于疫情从163.8万个下降至152.5万个,同比下降6.9%;此后2021-2022年每年仍下降2.2%1.0%。但从餐饮零售规模来看,2020年从5269亿美元下降至3395亿美元,同比下降35.6%2021年同比增长23.2%,达到4183亿美元;2022年继续增长11.2%,恢复至4652亿美元,接近201990%的水平。

疫情下啤酒现饮渠道承压明显,疫情后现饮渠道快速修复。2020年美国现饮渠道啤酒销量同比下降39.5%,而非现饮受益于居家消费同比增长11.0%,现饮销量占比从26.4%下降至16.3%2021-2022年美国现饮啤酒销量分别增长30.1%25.3%2022年销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同时现饮销量占比也回升至25.9%,现饮渠道基本修复到疫情前水平。2020年西欧现饮渠道啤酒销量下降39.1%,非现饮销量上升7.3%,总销量下降10.8%,现饮占比从38.9%下降至26.6%2021-2022年西欧现饮销量分别增长18.8%18.2%,恢复到疫情前销量的86%,现饮占比回升到33.9%,对比疫情前仍有进一步恢复的空间。

中高档啤酒现饮渠道销售占比更重,疫后现饮修复带来结构和均价强劲修复。以美国为例2019年疫情前美国整体啤酒市场的渠道组合中,酒厂现场+即饮渠道占比只有20%左右而对于高档的精酿啤酒,酒厂现场+即饮渠道占比达到40%。疫情对现饮渠道造成较大的冲击,非现饮短期受益居家消费,从而拉低了啤酒整体的结构表现。美国住宿和餐饮服务业2020Q2触底此后进入修复期2021Q2接近疫情前水平2021Q3已超过疫情前水平。由于疫情的冲击,2020年美国精酿啤酒占啤酒市场的销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1.4%1.6%;受益于2021Q2以来现饮渠道的修复2021年精酿啤酒销量和销售额的占比分别提升0.9%3.2%从美国啤酒零售均价看2020年同比下降12.3%2021年受益于现饮修复带来的结构优化均价同比大幅增长14.4%

全球啤酒龙头受益管控放开,疫后均价实现加速增长

1)百威英博:2021年高端国际品牌强劲复苏,推动均价加速增长。2018-2019年百威英博收入增长4%-5%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收入下降4%2021-2022年公司实现强劲复苏收入增长16%11%。从销量来看,疫情前的2018-2019年公司销量表现平稳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下降6%2021年主要市场疫情放开带来强劲修复销量增长10%2022年销量回归2%的稳定增长。从均价来看,2018-2019年分别增长5%3%2020年由于主要售卖中高端产品的现饮渠道受阻ASP增速放缓至2%2021年随着现饮渠道修复结构回暖ASP增速反弹至6%2022年高端化叠加成本驱动的提价ASP增速高达9%。产品结构上,我们可以观察到疫后的2021年强劲复苏公司三大高端国际品牌百威时代科罗娜在外阜市场的增速在2020年显著承压百威和科罗娜出现下滑时代几乎没有增长2021百威时代科罗娜在外阜的增速分别为20%20%30%疫后高端现饮渠道修复,产品结构加速提升;2022年回归至正常的高端化趋势上。

2)喜力:2021-2022年持续受益疫后修复,高端回暖推动均价增长大幅提速。2018-2019年喜力集团收入增长约6%2020年疫情冲击导致收入下降12%2021-2022年受益疫后持续复苏,收入增长12%21%。从销量来看,2018-2019年公司销量增长4%3%2020年疫情下销量下降8%;此后2021-2022年持续复苏,销量分别增长5%6%。从ASP来看2018-2019年均价保持2%-3%的增速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ASP增速为-2%2021-2022年受益于高端回暖及2022年提价ASP增速为8%14%。从喜力品牌的销量增速来看,2018-2019年增长8%左右;2020年略有下降2021-2022年喜力销量强劲反弹,分别增长17%15%,且与总销量增速的剪刀差扩大,结构加速提升2021对比2019,公司的高端品牌全线复苏,喜力销量增长17%国际品牌中DesperadosTiger CrystalAmstel UltraBirra Moretti分别增长36%27%116%31%,而本土高端品牌增长61%2022对比2019,公司啤酒销量、高档啤酒销量、喜力销量分别增长2.7%15.6%31.5%,整体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核心品牌喜力表现突出。

3)嘉士伯:修复相对偏慢,整体趋势向上。由于嘉士伯有大量市场位于东欧及亚太(尤其是中国),因此疫后整体修复进程慢于以北美和西欧市场为主的百威英博和喜力,但趋势仍然积极向上。2018-2019年嘉士伯收入增长6%3%2020年收入下降8%2021-2022年收入增长10%16%。销量端2018-2019年总销量增长5%02020年总销量下降4%2021-2022年销量持续修复,分别增长7%6%。均价方面,2018-2019年公司ASP提升2%3%2020年疫情中ASP下降5%,承压明显;2021-2022年持续修复ASP分别增长2%9%2022年部分受益于直接提价。公司精酿&特色产品销量增速在2018-2019年达到26%16%2020年仅微增1%2021年恢复15%的较快增长。公司核心中高端产品矩阵中,国际品牌乐堡和嘉士伯在2020年销量均下降10%左右2021-2022年持续修复;超高端品牌1664和夏日纷在2018-2019年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大幅降速2021年增速回暖2022年增长乏力主要系最大的中国市场仍有压力,期待修复。

二、2022年现饮渠道承压明显,高端现饮修复推动均价走强

2022年餐饮和夜场受损,疫后有望持续修复

2022年疫情反复下餐饮受损明显2023年疫后持续修复中2022年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餐饮行业收入为4.39万亿元同比下降6.3%对比2019年下降7.3%。同时根据欧睿的数据,2022年我国餐饮网点数量同比下降11.1%,绝对数量甚至低于2020年疫情首年的水平。从月度数据来看,2022年的3-5月和10-12餐饮行业收入不管同比还是对比2019年同期均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整个现饮渠道受损对啤酒行业的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带来了较大的冲击。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餐饮需求持续向好1-4月餐饮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9.8%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12.1%,月度来看也呈现了稳步修复的态势,1-234月对比2019年分别增长14.3%7.6%12.1%。

海底捞2022年受疫情影响明显净开店放缓同店承压海底捞的客单价在餐饮类上市公司中偏高,我们以此作为中高端餐饮的代表2022年由于疫情反复,海底捞经营方面,无论开店、闭店、同店均承受了较大压力2022年海底捞(拆分特海后)新开店24,关停恢复的门店48,相比前几年的开店节奏大幅放缓。2022年关闭门店50,除去2021年大幅关店外,对比2018-2020年均有明显增加。因此2022年公司门店净增加仅22,对比过去几年放缓明显。从同店来看,2018-2019年海底捞同店销售额均保持了正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同店销售额下滑超过18%2021年同店销售额修复性微增2022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4.4%,受到疫情较大冲击。2023年疫情放开后随着中高端餐饮修复有望带来纯生等中高档啤酒的需求回暖,从而驱动产品结构向好。

海伦司2022年门店净减少同店承压2023年期待逐步修复我们以小酒馆行业龙头海伦司作为啤酒娱乐渠道的代表2018-2021年海伦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2020年疫情爆发第一年门店仍净增加99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小门店净增长4312022年尤其是下半年面临严峻的疫情挑战,公司关停或暂停运营部分门店以渡过难关2022年公司门店首次净减少达到152018-2021年公司每年新开门店持续上升2022年放缓了开店节奏,新开179家对比2021年的452家大幅减少关店数量2022年大幅提升,达到194家的关店2018-2020年关店均在个位数2021年也仅21。从同店销售额增速来看,2020年疫情第一年公司同店销售额仅下降0.6%而同店日均销售额则有16.5%的提升,同店势能积极向上,主要受疫情影响了经营时长拖累;2021年复苏背景下同店销售额提升32.7%,主要受益于经营时间拉长及同店日均提升8.2%2022年经营时长和同店日均销售额均承压导致同店销售额下降34.2%其中同店日均销售额下降24.6%2022年底管控放开后2023Q1海伦司需求迎来修复一季度公司单店日均营业额为9千元,同比增长21%而同店单店营业额为11.2千元同比增长6%。考虑到20223月疫情爆发,20233月经营时长高于去年同期,因此2023Q1公司同店销售额同比预计有高于6%的增长。随着需求回暖,娱乐渠道人流回升,有望带动高档及超高档啤酒增长。


2022年啤酒公司结构承压2023现饮回暖有望带来结构修复

1)青岛啤酒

疫情下非即饮占比超过即饮2022年即饮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0%左右2019年疫情之前青岛啤酒的渠道结构中即饮渠道占比超过60%主要包括餐饮夜场等渠道非即饮占比不到40%主要包括商超传统流通电商等2020年疫情爆发即饮渠道封闭或人流受限,导致即饮渠道占比下降至45%2021年基本保持该比例2022年由于疫情强反复导致即饮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0.6%,非即饮占比提升至接近60%2022年即饮渠道面临了较大的冲击导致超高端产品及纯生等高端产品的销量受到影响拖累整体结构表现。

高端即饮修复带来结构和均价走强2022年即饮承压2023年修复可期2020年是疫情元年Q1疫情爆发Q2-Q4进入恢复期,但大众消费(餐饮)率先复苏,高端餐饮和夜场修复较慢,因此2020Q2-2020Q4青啤均价逐季向上,期间结构也呈现波动,主品牌和其他品牌增速交替领先2021年疫情环境相对缓和,啤酒消费全面复苏,高端餐饮和夜场修复良好,因此青岛啤酒均价单季度ASP增速均保持中高个位数,同时主品牌增速持续领先其他品牌,增速差始终保持15-20pct2022年疫情出现强反复Q2-Q4均有较大波动,因此在2021年底行业集体提价的大背景下,公司ASP增速相较2021年并未明显加速,尤其是Q4由于全国疫情散发及12月感染高峰ASP同比出现罕见下滑。同时结构自Q2出现反转22Q2主品牌与其他品牌增速持平Q3-Q4主品牌增速慢于其他品牌,高端即饮受损导致结构走低2023年管控放开,大众餐饮率先复苏,因此23Q1主品牌增速仍慢于其他品牌,均价恢复了正向增长。参考2020Q2-2021Q4的修复路径,随着高端即饮渠道持续修复,结构和均价有望迎来显著改善。

(2)百威中国

ASP底部反转复苏正在路上百威中国超高端和高端占比在中国啤酒龙头中最高夜场渠道占自身比重也最大因此受疫情对高端现饮渠道影响也更明显2020年疫情元年Q1百威中国销量大幅下滑超过青啤高端现饮的损失更惨重Q2-Q4处于复苏阶段但由于大众消费先复苏高端消费复苏靠后因此公司ASP表现依旧疲软2021年全面复苏百威中国ASP迎来较为强劲的修复提升至中高个位数水平2022年由于Q2-Q4疫情影响逐季加大公司ASP增速逐季走弱Q1-Q4分别为3.2%1.7%-2.0%-8.6%,三四季度疫情加剧下,ASP出现负增长Q4更是大幅下降2023Q1疫情管控放开下渠道实现复苏但大众消费先行公司ASP实现了3.2%的增长后续随着夜场及高端餐饮回暖ASP有望进一步走强。

(3)重庆啤酒

高档持续承压期待现饮修复2021年疫情复苏,重庆啤酒ASP保持了稳健的中个位数增长Q1-Q3高档酒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显著快于主流酒和经济酒的增速2022Q1外部环境相对较好的情况下高档酒收入增速快速主流酒略高于经济酒Q2开始随着疫情形势严峻高档酒收入增速成为三档中最慢,尤其是Q4明显慢于主流和经济档2023Q1大众餐饮率先修复公司夜场主要销售的超高端啤酒1664及中高端餐饮主要销售的红乌苏(疆外)仍然承压,导致高档收入增速仍然最慢,ASP提升仅0.5%。后续随着夜场和高端餐饮修复,公司结构有望迎来扭转,推动ASP加速向上。

高端现饮渠道修复贡献几何?

高端现饮渠道主要产品的净收入和毛利润远超主流酒根据百威亚太,以核心&经济啤酒为基准100%,该档主要包括了老哈啤及区域性品牌,终端售价基本在5元及以下。核心+主要包含新哈啤的产品,如冰萃,零售价和净收入(报表端的吨酒收入)为基准的1.5,毛利润为基准的2倍。高端主要包括百威家族产品,以夜场、中高端餐饮为主要渠道,零售价和净收入为基准的2.5倍和3倍,毛利润为基准的6倍。超高端主要包括蓝妹、科罗娜、福佳等产品,以夜场渠道为主,零售价和净收入为基准的5倍和7倍,毛利润为基准的11倍。精酿&特色产品包括鹅岛等品牌,主要在酒馆、夜场等渠道销售,零售价和净收入为基准的6倍和8倍,毛利润为基准的12.5倍。从百威中国的结构来看,精酿&特色的销量占比不到1%超高端销量占比在10%以内高端销量占比35%,核心+销量占比25%,核心&经济销量占比约30%中高端餐饮和夜场等渠道的消费档次基本从高端酒起步,场景修复有望带来净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显著改善。

我们的测算基于以下几假设

(1)百威中国的产品结构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结合其他龙头的情况及我们的经验,假设行业精酿&特色+超高端的销量占比为3%,高端销量占比为15%,核心+销量占比为32%,核心&经济销量占比为50%。同时根据龙头公司的分档次数据,我们假设核心&经济档的毛利率为30%。

(2)2022年啤酒行业产量对比2019年仅下降0.7%,我们认为疫情下啤酒消费更多是场景转移而非不消费。因此对疫后复苏的测算中,我们假设部分销量从家庭场景重新回归至高端现饮场景。

(3)家庭渠道属于非现饮渠道,我们假设以核心&经济档产品为主;复苏受益的高端现饮场景,以高端、超高端、精酿&特色产品为主。因此最终我们测算部分销量从核心&经济档回归至高端、超高端、精酿&特色档能带来的净收入和毛利率的贡献。由于超高端和精酿&特色档的净收入及毛利润接近,我们合并计算,以超高端的数值为准。

基于以上假设条件,我们以核心&经济型净售价为单位1,计算出行业净收入为1.64,行业毛利率为43.4%。

高端现饮渠道全面修复预计对行业贡献4%左右均价增长,可提升毛利率0.7pct基于前述假设我们测算出随着高端现饮渠道修复如果有1.0%的行业销量从核心&经济回归至超高端,有5.0%的行业销量从核心&经济回归至高端,则可以带动行业均价增长9.8%毛利率提升2.0pct结合2022年高端和超高端受损情况我们预计从核心&经济回归至超高端的量占行业的0.6%核心&经济回归至高端的量占行业的1.5%则高端现饮修复将带来均价增长4%左右带来毛利率提升0.7pct。

2022年由于高端现饮渠道承压,各家啤酒企业结构均受损受损严重程度排序依次为百威中国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由于2021年底成本驱动行业集体提价因此2022年大部分公司的均价仍保持了良性增长。百威中国虽然也进行了直接提价,但由于公司高端现饮渠道占比重,因此提价也不足以弥补高端现饮受损带来的结构走弱,全年ASP下降1.2%,受影响最为明显。青啤、华润、重啤的均价虽然保持了中个位数增长,但得益于直接提价贡献,我们进一步从结构进行分析。2020-2021年重啤高档销量增速保持30%以上,远超主流和经济;2022年高档销量微增增速慢于下面两档结构受损严重。青岛啤酒2021年主品牌增速领先其他品牌约20pct2022年仅略微领先产品结构也受到较大影响华润啤酒2022年次高及以上仍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且与下面一档的增速差保持了约15pct相对来说受影响较小考虑到前期受损越大的公司高端现饮全面复苏后的修复弹性越大我们认为受益顺序分别为百威中国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

三、理性看待短期销量波动,成本端红利逐步释放

我国啤酒行业总量保持平稳多因素导致月度销量存在波动,建议理性看待。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趋于饱和,疫情前多年啤酒行业总量均保持稳定。2020年疫情元年行业总量下降7.0%2021-2022年基本恢复到接近2019年的水平20231-4月虽然累计产量增长较高,但主要系报复性消费+旺季备货,全年预计仍然保持平稳。因此从年度的时间维度看,我国啤酒总量保持稳定,不存在明显的量增逻辑。但由于疫情反复、天气、库存变化等因素,啤酒月度产量存在明显波动。以2022年为例疫情反复的3-410月总量承压明显6-9月旺季受益于天气炎热及疫后修复量增良好2022年的月度波动直接导致2023年的单月基数存在较大差异3-4月低基数下行业产量均实现高增我们建议理性看待啤酒短期的总量波动核心关注价格变化和高端化

2023年易拉罐和纸箱价格走弱包材压力趋缓2022年啤酒企业经历了成本高涨2023年主要包材价格进入下行周期。铝材作为易拉罐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走势对啤酒成本有较大影响。2023年以来铝价同比回落双位数以上且环比仍处于下降阶段瓦楞纸价格自2022Q2开始环比持续走弱2023年以来同比回落幅度超过20%随着包材成本价格回落考虑到采购周期因素有望逐季兑现到啤酒公司报表端

2024年大麦存在下行空间澳麦有望贡献利润弹性2021年以来进口大麦价格处于持续上涨通道2023年进口大麦价格同比仍有明显上涨但从进口大麦走势看目前已出现小幅环比回落的趋势同比涨幅也明显收窄。经历了多年大麦上涨压力后,2024年大麦成本有望迎来改善同时目前澳麦进口有望重启从历史数据来看2013-2018年间澳麦对比其他国家进口大麦具备一定价格优势若后续啤酒企业重新使用进口澳麦,原材料成本有望进一步迎来改善

四、投资建议

疫情对啤酒行业的影响不单单在于销量,通过对渠道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对夜场、高端餐饮等现饮渠道的冲击,导致啤酒短期消费结构走低,拖累均价和盈利能力表现。参考海外市场,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现饮渠道全面复苏,全球啤酒龙头的均价和产品结构均迎来强劲反弹。2022年我国现饮渠道受疫情影响明显,中高端餐饮和娱乐渠道的门店数量和同店均承受较大压力。在疫情强反复期间,我国啤酒龙头的产品结构和均价也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大众消费率先复苏,高端消费有望随后回暖。全面复苏背景下,看好现饮渠道修复带来的啤酒结构和均价改善,我们测算高端现饮全面修复预计带来行业均价增长4%,毛利率提升0.7pct。结合2022年啤酒龙头受损情况,修复弹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百威中国、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

五、风险提示

高端现饮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高端现饮场景的修复,受制于经济的恢复和消费力的恢复,同时部分关闭的门店重新开启也需要恢复时间,可能存在修复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啤酒的原料主要为农副产品和包材,受到天气、产量、市场状况、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较为频繁。

市场竞争恶化带来超预期促销活动:目前中小工厂在陆续退出,但是在退出的前夜,不排除部分工厂集中于某个阶段发动价格战。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本文使用的公开资料均基于历史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更新不及时。

行业数据测算偏差风险:报告中对行业的测算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第三方数据引用风

相关报告推荐:

1 啤酒行业深度报告:长坡厚雪,啤酒高端化方兴未艾——啤酒高端化的量化分析

范劲松: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消费组长,食品专业硕士。11年证券、期货投资研究经验,2014年评为期货优秀分析师,2018年金罗盘量化评选最准分析师、第一财经食品饮料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2018年福布斯中国最佳分析师20强。2019、2020年评为新浪金麒麟新锐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1;
手机:13023226679 ;
邮箱:fanjs@r.qlzq.com.cn。

熊欣慰: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覆盖啤酒、调味品、休闲食品板块,曾就职于东北证券食品饮料组。

手机:15921024206;

邮箱:xiongxw@r.qlzq.com.cn。

何长天:食品饮料行业高级分析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覆盖白酒板块,曾就职于天风证券、长城证券、东吴证券,3年新财富团队成员。

手机:18302148182

晏诗雨: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助理,复旦大学金融硕士,2021年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

手机:19821239008;

邮箱:yansy@r.qlzq.com.cn。

田海川: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助理,新南威尔士大学金融经济与商业分析硕士,2022年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

手机:15900958084;

邮箱:tianhc@zts.com.cn。



适当性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要声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食品饮料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食品饮料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