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巨头今年三季度现业绩滑坡,急忙祭出高达15亿的回购计划救场

     2019-10-30 16:52:50     90
     作为A股市场上少有的百元股之一,白酒巨头洋河股份(102.300, -3.30, -3.12%)在这些年无论是业绩还是二级市场股价都保持了不俗的的增长趋势,头顶白马股的光环,业绩的持续增长也是洋河股份得以实现自IPO登陆A股以来,晋身十倍大牛股的一大源动力。
 
     在10月29日晚间,洋河股份的2019年三季报终于也出炉了。就核心数据而言,在今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0.98亿元,同比增长0.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6亿元,同比增长1.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47亿元,同比增长0.13%。
 
 
    这样的一份三季报,虽然延续了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发展格局,但是增速下滑明显, 其中在第三季度,洋河股份更是出现了业绩滑坡——实现营业收入50.99亿元,同比下降20.61%,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下降23.07%,扣非后净利润13.38亿元同比下降27.80%。
 
     至于业绩出现滑坡理由,洋河股份打出了“主动调整”的说辞,在过去多年高速发展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一些营销问题,需要进行阶段性调整,这种说辞和提价王东阿阿胶(33.690, -1.07, -3.08%)较为相似。
 
    不过想要以此让市场欣然接受,恐怕比较难。在近年来贵州茅台(1183.800, -9.20, -0.77%)引领的白酒涨价潮中,白酒企业曾一度迎来行业“甜蜜的时光”,但是如今已经到了分化的阶段,部分企业出现了“提价后遗症”—— 一些白酒企业把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虽然销售出去的产品毛利率会增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企业产品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有所减少,由此慢慢丧失部分客户。
 
    比如本次洋河股份的三季报,在销售毛利率方面,洋河股份在今年第三季度倒是创下了年内新高,达到了73.94%,比二季度的68.08%、一季度的72.29%都要高,但是企业在第三季度的最终净利润却是下滑幅度较大,加上营业收入的明显萎缩,只能说洋河股份目前很可能遭遇了上述“提价后遗症”。
 
    如此三季报披露之后,恐怕会引发二级市场对洋河股份未来发展趋势的担忧,对二级市场来说构成利空的打击。洋河股份也许碍于此,在披露三季报的同日,还披露了一份大额回购方案,试图稳住二级市场的各方投资者、机构:宣布拟以不超过135元/股的价格,回购不低于10亿元且不高于15亿元,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对公司核心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自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 12 个月内。此举效果如何,周三盘中揭晓。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