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小知识——什么是12987?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5-26 13:18:40
16

一个周期
12987工艺中的“1“,意为在老潭酱酒酿造的过程中,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自然规律,在端午节制曲,重阳节下沙,一年为一个酿造周期。两次投粮
12987工艺中的“2“。意为在老潭酱酒的酿造工艺中,需要两次投粮。第一次投料生产的过程,就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所谓“下沙”。“下沙”包括润沙、蒸煮、摊凉、加曲、堆积、入窖发酵等六个工序。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九次蒸煮
12987工艺中的“9“,意为在老潭酱酒的酿造工艺中,需九次蒸煮。其所用容器,名为”甑“[zèng]。首次下沙后蒸煮一次,糙沙混蒸第二次,然后再蒸煮第三次。再经过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蒸酒六个轮次的循环,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次蒸煮,整个过程共有九次蒸煮。蒸煮环节很关键,每次蒸煮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头两次投粮经过两次蒸煮,但不取酒。第三次蒸煮开始,时间为腊月到次年正月,剩下的7次蒸煮都会取酒,一直到次年农历九月份蒸煮过程才完成。

八次发酵
12987工艺中的“8“。意为在老潭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八次发酵。每一次蒸煮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然后进入“窖期”。从第三轮开始不再投入新的粮食,但是由于原料粉碎或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会被逐步消耗,直到第八次发酵结束后,醅内的淀粉的含量仍在10%左右。七次取酒
12987工艺中的“7“。意为在老潭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七次取酒。在七次取酒中,第一二次取出的酒,稍显酸涩辛辣,第三至第五次取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次取到的酒称为“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则称为“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每一次取出的酒都各有用处,会用陶坛分装,贴上标识,密封贮存。
其实,我们的仙谭酒厂古蔺太平古镇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窖池: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赤水河核心区域,距离茅台镇50公里,天人合一的酿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