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阐述如何鉴别真假酒之前,先来了解下到底什么样的酒才算是假酒呢?假酒有什么特征呢?
1.“三精一水”型假酒
这种酒多出现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由于当时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消费者对红酒还处于懵懂阶段,很多小酒厂用“三精一水”来勾兑成假酒,从而谋取更高的利润。
“三精一水”指的是酒精、香精、糖精和水,这样勾兑出来的葡萄酒通常会比较刺鼻,酒体之间是分离的,无层次和余味,寡淡,经常还带有一丝甜感。不过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这种假酒已经非常少了,主要流通在一些偏远的地方。
2.“以次充好”型假酒
“拉菲”、“拉图”和“奔富”等葡萄酒知名度高,产品销售量较好,从而很多投机分子制作一些“以次充好”型假酒。通常做法是将品质较低的葡萄酒贴上高端品牌的标签来销售,如奔富(Penfolds)BIN 2 的酒贴上 BIN 389 的标来销售;拉菲传奇贴上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标来销售;国产酒贴上进口品牌来销售。
与真正的品牌酒相比,这种“以次充好”型假酒通常品质较差,香气浓郁度、酒体结构感和平衡性都欠缺。虽然这种也是假酒,但本质还是葡萄酒,还是用 100% 的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的。
“以次充好”型假酒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一种假酒类型,这类假酒较难以辨别,中招的人数较多。
3.“傍大牌”型假酒
“傍大牌”型假酒通常取个和知名品牌相类似的名字,如“拉菲**园”、“拉菲**堡”及“**康帝”等,这类酒一般在国外没有酒庄,多为自己编纂出来的贴牌酒,目的是抓住消费者趋于大牌的心理,从而谋取暴利。
“傍大牌”型假酒一般来源不明,品质较差且不稳定,质量远低于所傍的葡萄酒,通常香气不太浓郁,有些还带有烂蔬菜和臭鸡蛋等味道,口感平衡感较差,余味较短。这类假酒在市面上流通量较大,中招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
假酒的辨别方法?
市面上常见告诉消费者鉴别真假红酒的办法是用“纸巾法”、“碱法”等,这种方法只对“三精一水”的假酒有所作用,而如果现在还用这种“土方法”来鉴别“以次充好”和“傍大牌”型假酒,估计制假商都能笑哭了。
以三精一水为例,这种假酒通常添加一些人工单宁和色素,容易与水溶液不溶解,所以用“纸巾法”能鉴别出来。同时这种假酒不含有花色苷等成分,从而用“碱法”容易辨别出来。
(1)纸巾法:取一张三层材质较好的纸巾,将葡萄酒滴在上面,由于葡萄酒中的红色是天然色素,颗粒非常小,在纸巾上扩散开的湿迹是均匀的红色,没有明显的水迹扩散。而假冒葡萄酒由于采用人工色素勾兑而成,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纸巾的中间,而水迹不断往外扩散,红色区域跟水迹之间分界明显。
(2)碱法:将碱块磨成粉末,撒入葡萄酒中,搅拌均匀,如果葡萄酒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是色素等勾兑出来的,而如果变成蓝黑色、蓝紫色等,则是真葡萄酒。
葡萄酒的 “真” 和 “假”
从外观辨别葡萄酒真假时,主要从“证书、标签、条形码、计量单位、酒帽、酒塞”这六个方面进行分辨。
证 书
进口葡萄酒是既然是进口产品,那么在进入中国的时候肯定会有几种显示自己身份的证据,就像我们出国需要护照一样,这些证据也就是“葡萄酒的护照”,这其中包括:进出口报关文件、卫生检疫证书、原产地证明。
(报关文件和卫生文件)
当购买葡萄酒的时候你可以要求查看以上证书,如果他们不给你看,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假酒。
标 签
葡萄酒的标签一共有三种,分别是酒帽、正标、背标(如下图所示)。
背标则比较特殊,这一点着重说一下:
按国家规定,外国红酒产品进入中国后均要张贴中文背标,如不张贴中文背标,便无法在市面销售。
背标的内容要显示准确,一般标有:配料,葡萄品种、类型、酒精度、生产商、灌装日期、进口商等信息,就像下图显示的这样。
如果上述信息有部分未标明,或者直接没有背标。那就要考虑一下这款酒的可信度了。除非是特殊情况,像是拉菲、罗曼蒂康帝这些酒一般也都没有中文背标。
当你购买一瓶红酒时,看条形码开头,就能明确知道它的产地。相信您今后在选购红酒的时候,一定不会再担心买到假红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