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健康说说看 | 喝红酒能保护心脏?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5-15 19:01:12     17
《健康说说看》

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沙粒

大约在20年前,一项针对心血管疾病展开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法国人普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研究者们得出“法国人有喝红酒的习惯,因此每天适当喝红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法国人爱吃奶酪、鹅肝、黄油、牛排,这些都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但法国的肥胖人口却只有10%,而英国高达22%,美国高达33%;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其它西方国家,尤其是比英国人和美国人要低得多,其标准人群(35~64岁)中冠心病的死亡率男性约为英国的1/2,为美国的1/4;女性约为英国的1/3,为美国的1/4。

不过,基础研究还发现,红葡萄酒还含有类黄酮和白藜芦醇等抗氧化剂,这也是少部分研究员认为红酒有益健康的原因。那是不是代表可以放开了喝红酒了?

沙粒邀请特邀嘉宾中山医院心内科医师 胡嘉禄博士,聊聊喝红酒那些事。























中山医院心内科 胡嘉禄

干货知识时间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科学家认为,饮红酒可以预防心脏病。他们发现从红酒中提取的物质能够阻断内皮素-1的生成——这是一种能引起血管收缩的化学物质,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既然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可以大肆饮酒了?

研究表明,即使是适度饮酒,都会成为健康负担,影响大脑功能、造成肝脏损伤和肝硬化,并升高脑卒中和心梗风险。因此,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尽管红酒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等,有一定的抗氧化、改善睡眠等保健作用,但尚不足以抵消酒精的健康危害,长期饮酒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一定不要过量,建议男性每天饮用量以不超过200毫升为宜,女性每天不超过≤100毫升。另外,酒精还可能刺激胃肠道,热量也较高,因此有胃部疾病、血糖偏高的患者不宜喝红酒,以免加重病情。


刚提到的研究说是预防心脏病,那么已经有心脏病的人可以饮酒吗?

虽然研究显示红酒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可抑制血管收缩,但酒精本身的健康危害远大于其保护作用,对于健康者尚不推荐饮用,对于已有心脏疾病者更是均建议戒酒。

在酒精作用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强、心率增快,可能会使患者原有的心脏病病情加重。如果是心律失常的患者,饮酒可能导致心动过速,诱发房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如果本身是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能在饮酒之后由于交感兴奋,或者是摄入液体过多而导致心衰加重。酒精在体内转化为乙醛后可直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害。对于心绞痛的患者,在饮酒之后也可能会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胸闷、胸痛等症状,而且临床上也见到过饮酒后出现心肌梗死的患者,故通常情况下,心脏病的患者均建议戒酒。


那红酒和别的酒是不是不一样,红酒相对对心脏更友好些?

尽管红酒相较于白酒刺激性较低,但也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促进血管收缩,进而加重血液循环不佳的情况。同时酒精还可损伤心脏血管,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堵塞等情况。因此,对于心脏病患者,循环功能不佳,不管是什么种类的酒,都不建议喝。


现在又有看到新的说法,说喝酒致癌?

酗酒等于慢性自杀并非恐吓。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酒精列为Ⅰ级致癌物,确凿证据表面,长期大量的饮酒可增加未来患癌风险。事实上,酒精并不是直接致癌物,但是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中国人来说,喝酒比西方人更容易致癌,因为亚洲人60%的人缺乏乙醛的转化酶,继而导致乙醛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对人体的危害随之增大。

关于饮酒和健康之间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得到正式结论,饮酒越少越好。男性每天引用白酒不要超过50ml,或啤酒450ml,女性则不要超过30ml白酒或250ml啤酒。如果是红酒,建议男性每天饮用量以不超过200毫升为宜,女性每天不超过≤100毫升。如果喝酒不能避免,最好是尽量选择酒精浓度低点的喝,不要空腹喝酒,喝酒前应该吃点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

长期大量饮酒,特别是白酒,可能造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而饮酒导致的肝损伤、食管损伤和胃损伤,可能会引起肝癌、食管癌和胃癌。此外,如果伴有其他不良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乙肝病毒感染,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


那我们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应该怎么做呢?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具体如下:

1、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谢异常,需要积极防控。因为这些代谢异常均是增加心脑血管风险的危险因素,需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等措施,将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戒烟限酒:烟和酒均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大量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需要严格进行控制;

3、改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规律改善和调节,自身情绪心境状态的调节和改善,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十分重要。久坐不运动、肥胖、经常熬夜、睡眠不佳,或者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另外,应该每年进行规律体检,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况,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从医生处获得针对性建议。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即刻关注《长三角车玩家》

锁定FM89.9 每周一至周五 16:00-20:00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收听节目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