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茶乡正春风”文化遗产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优秀奖)
红酒(节选)
上官青梅
白露前后,澄黄的大地一片空旷,农人早已把稻谷都收进了谷仓。上了年代的土砻静静地搁置在大门后,上面布满灰尘,父亲拿来扫帚把它从上到下打扫干净,又把一袋袋糯米稻谷搬出来,把它倒进了土砻上盘的竹筐里,母亲晃动扶手,缆绳吱嘎响,砻盘缓缓转动,一粒粒脱掉谷壳的糯米,裹着泛黄的米衣,从土砻上下盘的接缝里飞出来,盛米的箩筐,米粒慢慢地堆高,直至小山一样,我眼疾手快地就要把它们盘去石磨里再次舂打,母亲连忙制止:酿红酒,米衣一定不能舂掉,糙米更补…
新的一天到来,天际刚露出鱼肚白,母亲早已起床忙碌了一圈,劈柴、做饭、烧水,整整烧了一水缸的水。太阳照到厅堂前第一个石阶的时候,厨房也渐渐热闹了起来。二伯母、堂嫂都来了,大嫂娘家的母亲也来了,她们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便开始了各自的忙碌,有的涮锅,有的烧火,有的淘米。随着灶台上蒸腾的雾气,一阵阵新米的芳香从锅沿处溢出,母亲挥起长长的锅铲,把猛烈冒泡的米饭翻过一遍,又盖上锅盖,二伯母拿来几条潮湿的毛巾,沿着锅盖边沿捂了一圈,又把灶膛的火抽走,只剩下火红的木炭……不多久,“酒饭”熟了,堂嫂和二伯母把它们装在母亲早已洗晒晾干的簸箕里,抬到厅堂的八仙桌上摊开、纳凉,而后又重新洗锅、下米,焖煮新的一锅。日渐中天,一担糯米终于都煮好。母亲端上米粉汤,就着新鲜出炉的“酒饭”,权当午餐。大家都夸“酒饭”煮得甚好,澄黄、软糯、芳香,我用筷子夹一小撮偿偿,便不再动筷,不曾脱掉的米衣刺激着一个孩子的舌面、黏住牙齿,胜过它自有的芳香!
【朗诵嘉宾】星子瞬,教师,福建省普通话等级测试员。用心朗读,感受文字和声音的温度。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图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创始发起:福建省作家协会
协 作: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
海峡文艺网